雪山飛機 作品

第七十七章 千里使遼

    通古近中原,初陽生舊年。欣欣林動色,漠漠野浮煙。鳴稚飛朝日,新芽發暖泉。

    又有詩云,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還有詩云,鏡湖清淺越山寒,好倚秋雲刮眼看。萬里塵沙卷飛雪,卻持漢節使呼韓。

    “過了這白溝河,便到了契丹境內咯。”

    “過了這白溝河,幽州將至咯。”

    宋政和四年某日,宋、遼界河白溝河南岸出現了一行七八人,其中兩人為大宋使臣,一名年約四十歲上下,一名年約三十歲上下,兩名使臣均是手持信節,並騎立在白溝河南岸,看著白溝河的滔滔河水一起感嘆道。

    白溝河發源於太行山,從河東路一直連綿到了河北東路的保定,最後匯入了華北明珠白洋淀之中。

    百餘年前,宋太宗皇帝趙光義為雪前恥,為克復幽雲十六州,曾經親率大軍在高粱河、歧溝關、白溝河等地與契丹鐵騎展開了無數捨生忘死的搏殺,展開了無數次血雨腥風的廝殺。此時大戰已過去了百餘年,可白溝河一帶似乎仍是一片金鼓喧闐、金鼓連天的情景,凜冽的北風之中,似乎仍是隱隱約約的傳來一陣號角及廝殺之聲,兩名大宋使臣到了白溝河南岸,也似乎是聞到了空氣中的一絲血腥之氣,仍是能夠感受到百餘年前的那場血雨腥風。

    宋太宗皇帝兩次惜敗於幽州城下,令兩名大宋使臣是唏噓不已。

    “翰韌兄弟。”騎在馬上的大宋正使陳過庭對大宋此次出使遼的副使李三堅嘆道:“景德二年,我大宋與契丹簽訂了澶淵之盟,便以此河為界,自此兩國再無戰事,自此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兩國也得享百餘年之太平,此乃先帝真宗皇帝之大績也,只不過如此太平日子能夠保持多久,就尚未可知也。”

    宋、遼兩國每年都會有使臣往來。

    恭賀對方皇帝生日的使節,謂之“賀生辰使”;恭賀新年的使節,謂之“賀歲使”;賀對方新帝登基的使節,謂之“賀登寶位使”,除此之外,還有“喪葬禮儀使”、“邊事交涉使”、“邊界交涉使”等等。

    宋右司員外郎陳過庭與禮部郎中李三堅便是赴遼“賀生辰使”的正使與副使,也就是說陳過庭與李三堅奉旨千里迢迢前往遼京都,中京大定府,恭賀遼帝耶律延禧生日快樂...

    當然宋遣使遼並非恭賀生辰如此簡單的,其目的除了彰顯大國風範、維持兩國關係之外,另外就是刺探對方國情、軍情、民情等等。

    特別是目前這個關鍵時期,宋遣使出使遼就更加頻繁了。

    宋政和元年,遼天慶元年,時為檢校太尉的童貫作為副使使遼,於遼京師遇見一人或是此人專門找上門來,獻策於童貫,獻策於大宋。

    此人姓馬名植,為燕人,世為遼地大族,是漢燕雲十六州的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