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鳥羽中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以物品為媒介進行的比拼

    ()        陳松點點頭,將青花玉壺春瓶拿起,手感沉重,有種緻密堅硬感。

    與常見的玉壺春略微不同的是,這件器形不是圓形的,而為八稜。

    八稜就是頸下部至腹體有八條突稜,形成八個單獨的面。

    這種製作起來極其複雜,相當於八個面粘貼起來燒製,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開裂,對繪畫工藝要求也十分嚴格,佈局和繪畫不容有絲毫差錯。

    這件龍紋繪畫很細緻,青花髮色濃豔深沉,顏色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並帶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較光潤的斑點,有的黑褐色斑點顯現出錫光,並有凹凸感,較細勻,圖案線條邊緣稍有暈化,局部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可見藍黑色結晶和結晶線,給人靈動感,為典型的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在高溫燒製過程中與釉熔化時依窯內氣氛而起的變化。

    釉面白中泛青,釉色瑩潤透亮,光潔滋潤,積釉處顯鴨蛋青色,釉色亮度時常會有閃動感,具有恰到好處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澤,將青花襯托得越發鮮活、濃豔。

    底部圈足外撇,留有一點墊燒殘留的釉,並帶有輪旋的旋紋痕跡,為砂底,砂底的邊緣常出現粘砂和鐵質斑點的火石紅。

    砂底是採用墊砂支燒方法,露胎不施釉,燒成後形成的。

    “火石紅”是器物由於胎土內含有鐵質,露胎部位經燒結呈氧化鐵紅色。

    從底部可看到其胎色不夠潔白,胎質較粗並有細小的氣孔,屬於製作時胎泥淘煉不夠精細造成的砂眼。

    陳松將手電筒照向瓶內,看到瓶內只有底部有一點釉,其它地方都是無釉的胎體,可見分段制胎的胎泥粘接處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

    “不錯,這八稜的玉壺春瓶做成這樣的倒也少有。”

    陳松忍不住讚了句,剛想放下,右手拖住底部的手指感受到底部凸起的螺紋痕跡,感覺一陣怪異。

    這件玉壺春瓶有問題!

    陳松再次翻看起底部。

    底足端外牆斜削一刀,為淺挖足,不整齊,足內呈彎曲狀,螺旋狀的切削痕十分明顯,旋削紋較粗、較疏。

    底部和圈足內外都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細看後,發現上面的火石紅為正常燒製而成,並非有意塗刷的較淺淡的鐵紅色砂底。

    “底部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說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成型工藝較粗糙,這沒問題啊,問題出現在哪裡呢?”

    陳松看向玉壺春瓶內部底部中心內凹的圓點,發現也沒問題。

    玉壺春甁屬於大器,在燒製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

    陳松將玉壺春甁側著看,胎釉微閃青藍,溫潤中略顯淡藍,瑩潤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細密的皮殼層,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斜光透過胎釉會略顯出無規則的米白色絲線條紋。

    “釉紋飾也沒問題,外壁接痕經打磨,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這特徵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