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罱 作品

第139章 甜,美,香

    徐楓介紹了下思路:“這個廣告平臺最大的功能就是把所有廣告收入平臺,把導流入口放到廣告平臺,比如說某個內容創作者的作品火了,想要植入廣告,就必須通過我們的廣告平臺才能把產品鏈接植入作品頁面,這樣我們就可以分享內容產生的廣告收益。”

    陳雲芳先提出問題:“這個思路是不錯,但我們怎麼掌握交易價格?”

    大家點頭,這確是個問題。

    想拿抽成,你得先知道人家的具體交易價格是多少。

    可這樣一來就會產生新的問題。

    買廣告的和平臺作者只要私下串聯一下,就能把抖音甩到溝裡,實際成交價十萬,可人家說一萬,隨便讓一下就能把抖音抽的那一部分省下來了。

    利益的驅動下,沒有什麼是人想不到的。

    這玩意可沒法確認。

    徐楓早有準備:“這裡有個機制的問題,我們不能讓客戶單方去商量,而是給雙方提供一個合作平臺,有需求和客戶,可以在我們的平臺上選擇滿意的廣告資源,廣告的交易也要通過平臺完成,線下交易的廣告一經發下一律下架。”

    吳豔梅又發現問題:“還有問題,這樣有廣告需求的人為了降低廣告費用,即使通過平臺來完成交易,線下還是會聯繫內容製作者,大不了平臺交易費用定低些,線下再補。”

    徐楓有條不紊:“這裡還有第二套機制,廣告費用要透明化,可以降低廣告門檻,比如有人想做廣告,從某個內容生產商那裡訂製了一個廣告文案,先不說廣告的製作成本,初期廣告投放資金我們可以定低點,假設以1000元起,當廣告的瀏覽量達到一定的數值,廣告自動下架,如果廣告收益達標,客戶自會投入資金繼續繼約,若廣告收益達不到預期,客戶也可及時止損,避免損失擴大,自然可以避免雙方線下串聯。”

    江帆問道:“技術上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

    徐楓自信說道:“這樣還有好處,為了使廣告效益最大化,內容創作者就會想方設法去創作更優質的內容,否則低質內容是產生不了效益的。”

    大夥點頭,覺的這個思路不錯。

    這樣一來,只要把廣告渠道抓住了,就可以坐收抽成。

    老話怎麼說的,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嘛……

    江帆又問:“還有嗎?”

    徐楓點頭:“還有一點想法!”

    “說說。”

    “是關於如何更好的服務內容創作者和廣告需求者這兩種客戶的幾點思考。”

    徐楓一邊琢磨,一邊道:“廣告平臺只是搭建一個交易的系統,我覺的核心還是要服務好各種不同需求的用戶,在這個交易過程中,除了那些專業的平臺公司,多數內容創作者未必會創作高質量的廣告內容,千千萬萬內容創作者才是我們的流量來源,所以我們不能只考慮那些專業的平臺公司,還要照顧到那些靠一部手機一兩個人來創作內容的普通用戶,要讓這些人賺到錢,所以在這個交易過程中,廣告訂製也要考慮到。”

    齊亮首次提了建議:“可以找一些專業的廣告公司或製作者搭建交易平臺,甚至我們可以開發一款專用的視頻廣告剪輯軟件,所有廣告打上水印,把廣告訂製業務的交易也綁到平臺上,這樣廣告訂製業務這塊也可以進行抽成。”

    徐楓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線下的招商恐怕不容易。”

    江帆看向曹光:“你怎麼想的?”

    曹光一直沒有吭聲,他是運營總監,這些都應該是他考慮的事情,卻一直不吭聲,直到江帆問起,才拿出腹稿,明顯早有準備:“我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大家參考一下。”

    沒人吭聲,都在聽他的不成熟想法。

    曹光娓娓道來:“老徐的思路很有建設性,不過我覺的吧,與其給三方平臺導流,還不如我們直接賣流量。把交易全搬到線上,廣告商沒有多少積極性,不會主動去找客戶,而如果我們賣流量,廣告商和客戶如何定價交易讓他們去商量,這樣廣告商就會主動去挖掘潛在客戶,就會需要更多的流量,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流量產生最大的價值。”

    都人說話,都在認真思考這個思路的可行性。

    曹光繼續:“抖音的產品定位很明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高效的運營內容,給三方平臺導流,和把流量賣給廣告商,看似最終結果一樣,但其中的核心邏輯不同,前者是內容產生價值,後者是流量創造價值,讓流量去創造價值,我覺的對我們更加有利,也有助於讓我們提高專業化的運營內容能力,對我們以後打造內部生態和控制流量去向也更有利。”

    徐楓不緊不慢提出疑問:“讓流量創造價值,有違我們的產品定位。”

    沒人說話,氣氛瞬間微妙了起來。

    都是聰明人士,立刻就明白了其中關鍵。

    這是理念之爭。

    也是抖音科技成立以來,第一次在重大戰略問題上出現理念之爭。

    甚至再想深點,也可以說是徐楓和曹光的一次競爭。

    至於爭的什麼,大夥都心照不宣。

    曹光不慍不火:“並不矛盾,內容創造流量,流量創造價值,這是兩個概念,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創作者源源不斷的創作出優質內容,保持流量增漲,再把流量的價值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分配好各方利益,讓內容有效益,讓流量有價值,就不會有問題。”

    徐楓說道:“如果一味追求流量價值最大化,必然會擠壓內容創作者的創作動力。”

    曹光不動聲色反擊:“為愛發電創作的人固然有,但長期的創作動力來源於可觀的經濟收入,而不是興趣愛好,只要有可觀的收入,內容創作者就不會缺乏動力。相反,如果讓內容引導流量的去向,極易產生頭部聚集效應,跟現在的快手一樣,頭部主播自身的巨大流量已經開始影響平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綁架平臺,這應該不是我們想要的。只有將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才能避免未來被別人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