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215章 白馬青牛木葉山

    隋朝建立後,契丹繼續向隋稱臣納貢;

    隋末,中原大亂,塞外興起了一支強大的遊牧民族——突厥,突厥人橫掃今天的亞洲北部地區,契丹人被迫向突厥人稱臣納貢;

    唐朝建立後,北方遊牧民族紛紛依附於大唐,唐太宗李世民也被稱作“天可汗”,契丹人也不例外,對唐王朝奉表稱臣,唐王朝冊封契丹首領為“松漠都督府都督”,並嫁之以宗室女,永結甥舅之國,用和親的手段籠絡契丹人,又賜之國姓,所以很多契丹貴族姓“李”,如後來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核心大將李光弼,就是被賜國姓的契丹人;

    武則天革唐為周,契丹人李盡忠(顯然是唐室所賜姓名)發動叛亂。武則天大怒,下令給李盡忠改名為李盡滅,並派兵鎮壓。

    這場戰爭對契丹和中原王朝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是契丹,在這場戰爭中,契丹首領始稱可汗,標誌著契丹國家雛形的建立,由過去原始落後的部落聯盟制逐步向“國家”的概念過渡,這是契丹族歷史上的里程碑;

    其次是對中原王朝,很難想象的出,契丹人的這次舉義直接拯救了李唐王朝。武則天廢了李唐,想把皇位傳給武氏,於是將自己的武氏侄子們封王拜將,領兵平叛,藉以樹威,卻不料武氏子弟們爛泥扶不上牆,一敗塗地,最終還是靠著李唐舊將平定叛亂,這就使得武則天清醒地認識到武氏子弟不成器,不可委以江山社稷;

    且李盡忠等人的口號也是要求武則天覆位給廬陵王(唐中宗李顯),政歸李氏,這是武則天內心深處的隱痛,如鯁在喉,卻又不得不認真面對。最後,武則天駕崩之前,終於還是遺詔廬陵王承繼大統,使皇位迴歸到了李世民子孫手中。

    玄宗李隆基時代,安祿山出於一己私利,積極破壞大唐與契丹的睦鄰關係,逼得契丹人轉而依附於新崛起的回紇汗國。

    回紇汗國的存在比較短暫,契丹人很快又回到了大唐的懷抱,一直持續到唐末。

    在契丹早期,政治制度是典型的軍事民主制。“部”以下有氏族,各氏族推選出本部領袖,稱為“大人”,八位“大人”再推舉出一個部落聯盟首領,總領契丹八部,該首領也就是日後的“可汗”。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可汗”只可能由實力最強的氏族來擔任。最早擔任可汗的,就是“和大何部”的大賀氏。可汗的任期是三年,可以連選連任。隨著連年的征戰,能征善戰的部族領袖逐漸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掌握兵權的大元帥(夷裡堇)廢除了長久以來由大賀氏擔任可汗的慣例,而讓遙輦氏出任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