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215章 白馬青牛木葉山

    朱溫的後梁雖然沒有繼承唐王朝的全部領土,但後梁的建立仍然不失為一種勝利。河東、鳳翔、西川、淮南的拒絕承認也完全符合預期,在資產負債表上只能算作“應收賬款”而不能算作虧損。

    除此之外,首鼠兩端的中間派勢力無一例外地承認了後梁的合法地位,向後梁稱臣納貢,可以說後梁取得了比唐王朝更加實質性的統一。

    至此,後梁代唐,已經可以打滿分了。而來自幽州和塞外契丹的認可,則成為了後梁的加分項,意外之財。下面我們就將簡述一下這兩股新興“親朱派”的始末緣由。

    【青牛白馬木葉山,八部一統定契丹】

    在那片水草豐美、風景如畫的西拉木倫河(潢水)與老哈河(土河)交匯處的木葉山,一位騎青牛的天女與一位騎白馬的少年邂逅,二人陷入愛河並生下八個兒子。八個兒子繁衍生息,成為了“契丹八部”。

    這是契丹人對自己始祖的美麗傳說。

    關於“契丹”的最早記錄見於《魏書》,南北朝時期與中原文明產生交集,此後的隋、唐、五代均有契丹民族的記錄,但多見於“外國列傳”、“四夷傳·北狄”,直到元朝時候,名臣脫脫編修國史,確立了遼、金、宋各為正統的指導思想,於是誕生了《遼史》,為“二十四史”之一,也表明契丹族從此被中原文明所接納,契丹人也被當做“中國人”,契丹人的歷史也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諸多少數民族一樣,對契丹早期歷史的研究和考證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史學界的難題之一,原因有很多,比如早期的契丹人沒有文字,所謂“歷史”只是口口相傳,缺乏文獻,而得以載入史冊的,多是與中原發生密切交集的人與事,缺乏連貫性;其人名、官名等均為音譯,給歷史研究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擾。

    所以,將契丹等少數民族的歷史完全梳理出來,勢比登天還難。

    本書既以“五代十國往事”為題,便將主要精力放在五代時期的各民族、各政治勢力的博弈與歷史發展進程上,儘量做到全面而細緻地梳理內在聯繫與邏輯,以線性敘事為主,方便閱讀和理解,宗旨是抓大放小、求同存異,原則上對於南詔、契丹等不進行深入展開,只選取與中原文明的交集,在維護整體性的同時,儘量顧及個體完整性。

    按照中原歷史的記載,契丹八部是八個相互獨立的部落,時而互相攻伐,時而合力南侵。在南北朝時期,他們侵擾了新建立的北齊政權,結果遭遇慘敗,不得不向北齊政權奉表稱臣。從此確立了契丹與中原王朝的宗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