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41章、郊遊(1)

    馬由笑著回答:“歐洲的華餐,都是按照這裡人的喜好改良過,大多喪失了華餐本來的口味。華國有8大菜系……。”

    馬由藉著這個話題,簡單介紹了華國上下5000年輝煌歷史,重點介紹了華國豐富多彩的餐飲文化,讓兩位一輩子都吃的是簡單菜餚的英國老人,一陣陣驚歎不已,原來華國餐飲這麼講究。

    晚餐在老倆口滋滋不斷的讚美聲中結束,馬由照顧了兩位老人的口味,回鍋肉、鹹燒白、紅燒肉辣味極淡。房東夫婦倆吃得滿口生香。

    馬由清理好餐桌,將碗盆放進洗碗機裡,放置一塊固體洗滌精,啟動電源,讓洗碗機自動運行。

    然後燒了一壺開水,泡了三杯竹葉青,端到小花園,兩位老人看著玻璃杯中豎立的茶葉、晶瑩剔、陣陣清香,也很是稀奇,雖然他們知道綠茶,但很少喝也不知道綠茶之間的區別。

    馬由為此又給他們上了一堂茶文化課。

    華國不但是茶文化的發樣地,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與利用茶葉的國家。早在上古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里,華國就發現和食用茶葉。同時,華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茶的國家,並將其撰寫成書流傳千古。約公元前2世紀的辭書之祖《爾雅》,就有茶名的“茶”字。唐代陸羽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葉的專著《茶經》,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由此可見,華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歐洲國家卻直到16世紀中葉才知道華國茶葉,而茶葉為其認識與享用始於訪華的歐洲傳教士。在華國茶葉還沒有進入英國本土的時候,己有少數訪華的英國傳教士認識華國茶,他們大都真正到過華國並在旅居過程中接觸到華國的飲茶文化。

    東印度公司駐倭國平戶的代理人維克漢姆儀對華國茶非常喜愛,他在1615年6月27日寫給澳門分公司經理伊頓的信中,特意請其想辦法在當地購買最優質的茶葉(chaw)一罐。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信中使用的茶是“chaw”的拼寫,可見當時的英文文獻資料中使用了廣東話“cha”的派生詞。塞繆爾.泊切斯於1625年在倫敦出版的《泊切斯巡札記》中提到了茶是華國人和倭國人的日常必備品。

    華國茶葉究竟是何時傳入英國,其傳播途徑如何,學術界眾說紛紜。目前可以確定的是1657年出現在英國的茶葉是由荷蘭傳入的。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陳椽的《茶業通史》一書指出:“1601年荷蘭開始與華國通商。翌年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從事東方貿易。1607年,荷蘭商船自爪哇來澳門運載綠茶,1610年轉運回歐洲。這是西方人來東方運載茶葉最早的記錄,也是華國茶葉輸入歐洲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