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五十四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

    因為等到底層百姓基本上都是土地兼併逼得他們起義來推翻上層階級。

    從沒有聽說過是在大海里面捕魚求存的漁民起義推翻了上層階級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王朝怎麼樣更新換代,只要推翻了前面朝代後,後面朝代肯定不會再重視海洋,因為他們重視黎民百姓,重視他們腳下的土地,這才是正常的。

    實際上後人說古代人不重視海洋,是很沒道理的事,因為華夏人腳踏實地。

    古代就是農耕社會,他們看不到海洋中所蘊藏的珍寶,他們能夠看到的就只是腳下土地。

    因為土地才能養民。

    所以在古代越大的國家,他們的目光就越是聚焦土地。

    就只有那些本土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的小國,才會不得已的把目光投向海洋,從而發現一片從未被人開拓的藍海。

    而李泰希望國家把視野放到海上,需要做得並不是聯絡一大群的貴族去做什麼海洋貿易。

    因為就算能夠持續一個朝代,隨著改朝換代的來臨,這些海洋政策肯定會被埋葬掉。

    自己需要得是讓最底層的百姓能夠通過海洋活下去。

    尤其當海洋所帶來的影響能夠從海洋擴展向內陸,讓底層人民發現不僅是土地能養活他們,海洋一樣能養活他們時。

    那就不需要李泰去弄什麼遠洋貿易,弄什麼遠洋建隊。

    社會會自發發展出相應職能,從中選拔出來的官吏更會讓國家把目光放在大海上。

    當然,想要由下而上的推動這個計劃,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穩定的海洋政策與環境去培養出這麼一個巨大的基礎階級。

    同時所需要攻克的難題,也需要時間去慢慢沉澱。

    因為海洋技術就當前來說是最前沿的技術,尤其對一直以來頂多就是在內陸玩耍的水師的大唐來說,還需要相當長的道路要走。

    至少龍骨這種東西是宋代船隻才擁有,沒任何史料與沉船證明大唐擁有了龍骨。

    這就讓唐朝船隻航行的距離受到了最大限度的限制。

    而這問題沒解決前,船隻頂多在近海玩玩,想要遠洋航行可是要做好船毀人亡的準備。

    所以大唐航海業從船隻技術,人員素質,物資準備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沉澱。

    甚至,哪怕現在想要用軍用的漁船去渤海捕魚,但在江河裡面航行的船隻和在海洋中航行的船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船。

    現在就讓唐軍去沉澱有關技術,總比將來討伐高句麗時,腦袋一拍然後讓大唐水軍出征,結果半路受到颱風影響直接沒了大半強。

    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李泰需要的並不是一支無敵艦隊,需要得是一個能渴求海洋的產業體系。

    現在以高句麗為目標,去執行這個計劃時,那自然而然的就能生成相應的產業體系。

    甚至大唐各個勢力也會支持這件事情,如果沒高句麗這個目標,結果一門心思發展海洋產業,那肯定會受到現有產業的打壓與排擠。

    所以借用李世民的手去發展航海業,也能給這新生產業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與支持。

    當然,李泰就只是有心無心的埋下一枚種子,如果自己將來能順利當上皇帝,那麼自己到時候再去發展航海業的時候,就算是有了一批可用的人才,而不是全部要全部從零開始。

    “所謂帝國本來就應該砸個百年計劃,否則又怎麼配稱得上帝國!”李泰得意的笑笑。

    在李泰看來所謂的帝國玩得並不是帝國內部的勾心鬥角與權力爭奪,這真的很沒意思。

    所謂帝國要玩就是要玩那種百年起步的規劃。

    就好像秦代的郡縣制,漢接手後繼續把這體系補全然後玩下去,使得整個華夏對基層的掌控力跟其他帝國比較絕對是冠絕同代,到了現代也是出類拔萃。

    就好像是隋朝的科舉制,唐朝接手之後也把這科舉制繼續完善,哪怕到了現代的人才選拔制度依舊脫離不了科舉制人才選拔的舊巣,頂多新瓶裝舊酒,與時俱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