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342章 東亞共榮

    眼前的吉田松陰滿腔熱血,跑到華夏尋求富國強兵之策。吳捷看著吉田松陰,忍不住心生感慨:

    吉田松陰只是一個手中無權的、被藩主開除了仕籍的浪人,卻依然心懷國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日本國內還有千千萬萬個武士,也就有成千上萬個吉田松陰。

    與華夏不同,日本並無科舉制度,充當各級官吏的都是武士。一個合格的武士除了要習武打仗,還得經常修習學問,學習茶道、音樂、圍棋等各方面的雅事。

    華夏各級官吏組成較為複雜,最尊崇的當為科舉正途出身,還有八旗宗親、捐納等。官吏多為文人,文官輕視武官,缺少尚武之風,也沒有日本武士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包容開放的胸襟。

    在晚清這個風雲際會的年代,對於中日韓這種儒家文化圈的國家而言,政府官員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控制較嚴。國家政府官員隊伍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國家未來發展的潛力。

    滿清官員整體不如日本武士,文官不行,武將更不行。太平天國官員皆出身草莽,見識有限,又受拜上帝會鉗制思想,更得不到地主知識分子的支持。

    未來能夠與日本武士階層抗衡者,只有復興會幹部。

    吳捷看著吉田松陰,心裡隱隱升起一股殺機。日本武士一向冥頑不靈,想要收服吉田松陰,讓吉田松陰為復興會所用,難上加難。

    有沒有可能把吉田松陰發展為復興會員呢,進而讓吉田松陰在日本發展出復興會支部組織呢?

    這種可能性小之又小。日本強調等級秩序,雖有下克上的傳統,但論及國家大事,卻往往必須從上到下,以天皇的名義下詔,方能在全國通行。

    復興會主張為民謀利,她的性質決定了她的道路:必須從下到上,先贏得軍隊、平民的擁護,再強力執行黨的政策。

    同樣的,日本雖有結社傳統,卻多以小規模“組”的形式,類似於華夏的朋黨,與現代政黨制度風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