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 作品

第177章 議論朝政

    大周建國三百餘年,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四方來賀,八方來朝,京城常住人口有百萬之巨,其中繁華可見一斑。

    因此京城每一日都是熱鬧的,坊市之間人潮湧動,百姓商人來往穿梭,有軲轆的車輛,有吆喝的貨郎,有折柳的離人……這裡每天都發生著數不清的故事,上演著數不盡的風流。

    繁華的西市中,走著一位身穿寶藍色長衫的少年。

    少年的身量並不高,唇紅齒白的樣貌略顯女氣,杏圓的眼兒像貓兒似的嬌俏,波光流轉之間靈動十足,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視線。

    估計又是哪家的小公子偷跑出來遊玩了。

    比起東市,西市從來都不缺少貴人。

    因為東富西貴的格局,西市的市場也受到影響,多的是書畫古玩的店鋪,當然,茶樓酒館也是最出名的,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文人墨客,都喜歡在西市知名的茶樓酒館相聚,並且留下墨寶,因此這些地方也是某些消息最靈通的。

    比如說西市最負盛名的離騷館,就是風雅之士聚會首選,一樓的大堂上掛滿了書畫,據聞這些書畫每旬一換,只有最出色的作品才能長盛不衰地掛在上面。

    目前為止,能夠保持不動搖地位的字畫,只有十幅而已,這十幅的作者無一不是德高望重的文壇巨擘,其中有八人已經是先人,僅剩的兩個,也是已經致仕的三朝元老,地位無人可超越。

    作為聲名鵲起的人物,崔維楨的畫作也赫然在列,據聞已經懸掛在牆上有一個月有餘,因為深受喜愛,一直沒有被撤下去,而且很有一直被懸掛下去的趨勢。

    畢竟作為須彌畫的開山立派式人物,崔維楨的畫作具備代表性和新奇性,只要這個流派還受歡迎,他的畫作就具備象徵意義。

    大堂中不乏有對此畫議論紛紛的文人,甚至還有人當場臨摹,但結果往往不得其意,總是差了幾分意思。

    於是場中有人忍不住感嘆道,“崔會元之才,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