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妝成 作品

736:珍妮紡織機!

    “風能帶動風箏,能折斷樹枝,陽光可以烘乾衣物,水可以轉動水車、碾子,煤點燃能取暖,火油比煤更具威能,師兄,就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可以取代人力的‘能源’,我們只是缺方法。”

    程卿在信裡說,她正讓織坊研究一種能同時紡出多根紗的紡織機,並說這其實不是很難的技術,只是以前接觸織機的人,沒人會整天琢磨著改進技術,點燈熬油,母親紡了讓女兒紡,織機不停歇,織出來的紗卻不夠多——紡織是這樣,其他行業同樣如此,大魏有許多聰明的工匠,但工匠們缺少主動性,因為他們做出再大的成就被徵用,運氣好的話有點銀子獎賞,運氣壞,技術的革新讓人起了貪念,工匠連命都沒有了。

    朝廷不保護,不鼓勵,沒人會去革新技術。

    孟懷謹看了好幾遍,只恨程卿信件篇幅太短,不能多寫點內容。

    他知道程卿既如此說了,就不僅是改良織機,肯定還有別的想法,現在不說出來,是覺得現在的大魏還無法去施行,他看了會更著急上火。

    現在孟懷謹已經挺著急上火了。

    盼著西北的局勢快點穩定,早日將程卿調任回京,有什麼想法,兩人可以當面討論,比寫信快多了。

    ……

    程卿在給孟懷謹的信裡提到的紡織機,就是大名鼎鼎的“珍妮紡織機”。

    程卿也是沒辦法。

    一開始她都沒想到這事兒,何婉接下了蕭雲庭的訂單,想了代加工的法子,彌補了織坊女工人手不足。只要能提供足夠的原料,整個秦安縣大量家境普通、貧寒的女子,都是織坊儲備的臨時僱傭工。

    儘管臨時僱傭工們手藝參差不齊,讓何婉在監管時廢了不少心,最大的問題卻不是這群臨時女工,而是原料供應。

    鉤織襪子、手套的羊毛線供應不上!

    不管是棉線、麻線還是羊毛線的前身都是“紗”,動物毛髮和植物纖維經過處理後,反覆加捻,紡成了極細的“紗”,再由紗合股成線,紡紗的速度跟不上,女工們鉤織的越快,羊毛線的供應越是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