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羊 作品

第243章 廢除衛所

    如此一個改革行政區劃設制,改變大明以往''皇權不下鄉''傳統,改變官吏區別,改變科舉制度的方案實際上還牽涉一個問題是衛所。

    衛所類似軍屯卻又不完全是,在朱元璋設計時確實是十分理想,因為在朱元璋設想中衛所乃是平時種地農閒練兵,生產的糧食足夠這些農兵平日生活與訓練。

    但他設想的衛所制一來官兵都是父子相傳的,因而當官愈來愈富有再加又有權,比地主於佃戶的權力還大,佃戶還可以不幹了外,還有勤勞致富經商致富的可能性,就算是當流民也是自由一些。

    可衛所制代代相傳就限定了身份,在編制內根本不可能換個百戶換個總旗換個小旗的。土地又漸漸為各級軍官佔去,衛所兵們就如自耕農淪落成佃戶卻無法換個主家,幹其它也不允許,逃跑的罪也是殺了也無人管的。

    這樣狀態下的衛所制衛所兵雖然比農民還有兵的編制與一些訓練,但士兵們體質還不一定比農民強多少。兵器也承平日久腐朽與保管不善加貪汙盜賣下不可能齊全精良,整個衛所兵也就是比剛拉起來的義軍好一點。

    但這樣的衛所朝廷也是付出了不少代價的,雖然一開始這衛所還能上交糧食,可是人口在增加,這與官兵固化一樣對衛所制的傷害非小,而且是不僅無法向上交糧而是他們種的糧食早已不夠吃了,需要給予一部分糧食才能維持軍隊的架子。

    對此穿越眾的辦法是徹底廢除衛所制,因為衛所制下大明雖然有一百多萬軍隊,可這個軍隊實在是不可能當正規軍用的,還不如將他們遣散了復歸農民交的稅養活的軍隊人數少一些卻有用。

    還有這些軍籍與匠籍、樂籍等制度也是太落後了,將人限制太深,這時逃籍的人也太多了。衛所制又對行政區劃改革不利,從這些方面看還不如將衛所改變為縣級的守備隊,府級的保安營,省級的獨立師之類的治安剿匪軍隊為好,其他人放歸為民才能更好齊民編戶。

    只是滋事重大又複雜,穿越眾雖弄出了個方案仍然找內閣中孫承宗等人及盧象升等人商議。主要是衛所制大家都知道它已經不行了,可是如何處理還是有些分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