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羊 作品

第212章 三分京營

    從後世搞這些資料雖說也不容易,可是穿越眾有錢可以僱一些大學生進行查找。而且是自由又掙錢多還有一點挑戰的工作讓進入這個工作的大學生積極性很高,一些人知道後積極要求加入。

    再說這樣的資料也不保密,沒什麼軍事價值,倒是不少因為年代久遠不大好查。還有這時第一批建設的鐵路主要是京哈線與京包線,京廣線稍微會放後面一些。

    這前面二條鐵路包括它們的延長線有一個特點就是河流少,都在平原與半山區通過,至少不必挖隧道。等建設西南鐵路與江南鐵路時才麻煩,後者是大型橋樑多,前者不僅隧道多,峽谷橋樑會比江南造橋還複雜,好在那是幾十年後才會建設的。

    有後世技術資料這時修鐵路只要有一些會簡單測繪的技術員測定線路與水平高度差,然後施工技術員根據線路與水平高度差與水流等,決定洞涵、橋樑與路基的墊高與挖低先把路基做出來。

    而這在沒有什麼機械的時代這樣的工作十分費時費力,雖然已經有晉商為主體的勞改隊,戰俘為主體的勞改隊在從事路基施工可人數還遠遠不夠的。

    還有一個是安全因素,這些勞改隊僅靠少數人看守易發生問題,這時主要是在人口稠密區又集中勞動還好一些,荒郊野外整條線路分散勞動時麻煩大了。

    而京營中淘汰下來的人有勞動力又兼有軍事組織加軍事技能,由他們組織了鐵道兵就可以讓他們配合勞改大隊監督勞改犯勞動,還可以隨時鎮壓。特別是到邊境或地方不大安寧的地方,鐵道兵可以成為有自衛甚至是剿匪能力的組織,所以它是半軍事化的仍然領軍餉的。

    再加上天啟表示銀行代發軍餉不會剋扣,家屬可以隨行從事服務性勞動,還會有隨行小學收鐵道兵子弟入學讀書,因而京營最後整編了四萬多鐵道賓,京營所屬的工匠也是組織了工程大隊。

    實際上這些人一下又有上萬人是分在鐵路沿線集中了幾個點建設採石場、磚窯、石灰窯、水泥廠了。這也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鐵路建設這時雖然還是路基開挖與填土,但建設者的營房,沿線的橋涵站臺倉儲料場建設需要巨量的建築材料必須先行。

    地方師、鐵道兵之後剩下的人都是老弱病殘了,對他們的安排是給予一些安家退役錢,然後安排農莊讓他們耕種養活自己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