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羊 作品

跨界商明第91章 成功招撫

    建大型冶煉廠千頭萬緒如果十八人直接去了大明沒有現代物資、技術、設備支援,就算是有人知道首鋼、高爐、平爐、焦炭、送風需加熱、軌道運輸、爆破開採、精選礦石等等要素齊全,但他們的起步也會比他們此時艱難幾倍。

    比如焦煤在那裡?從什麼地點開巷道口?坡度多少?鐵礦石在那裡?如何開採?、、、這些就是在首鋼唐鋼幹過的人也不一定清楚,何況煉焦爐、高爐、平爐、鼓風機、耐火磚、造渣原料與配比等等,就算是在某一鋼鐵廠幹工程師也不可能全部精通,精通也沒有物質條件。

    如此的話十八人只能從土法煉焦、十至二十立方高爐起步,質量與成本比同時代肯定高出一截與低了近半,但要達到他們現在起步就是二百方爐子,三四年內鋼產量達到十萬噸,還要上馬軋鋼廠至少三年內具備輕型鋼軌與中厚板生產能力是無法比的,這個能力十八人裸穿十年也辦不到辦不好的。

    因為軋機設計、吊裝機械、軋棍加工、牽引動力、機械加工、重型軸承、、、每一樣都是不易攀登的珠穆朗瑪峰啊!即便是具備軌道、中厚板軋製能力的水平與可以從現代搞到技術與關鍵部件配件設備無法比的。

    就算是有如此優越條件穿越眾仍然是對上馬大型冶煉廠有不少怨念,實在是太煩雜龐大了可是不上馬又不行,致使不少人一討論就露出怨婦一樣目光。

    那是他們實在太忙了,另外十八人多少存在著''兩條路線''鬥爭,這兩條路線一條是隻掙錢或主要是掙錢,大明最多幫助它渡過這次難關就可以了。有這個觀點的人主要是在現代方面工作的,但這樣想可能是心痛錢而不是閒的,因為為了在大明建設他們的採購工作也是相當忙的。

    可是在大明這邊乾的人愈來愈有將大明這邊當自己家園建設的傾向,而且是人數佔絕對優勢,也沒有真用了多少錢,所以反對的意見有卻不高外,主要是以別性急提出,類似步子快了會扯著蛋的話就有過。

    而且這段時間穿越眾確實是步子不小,剛佈局在膠澳辦大型造船廠已經牽扯不小,兵工廠項目同樣如此,再加大型冶煉廠的規模與上下游整個系統性聯動,第一期投入建設就需要三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