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如墨 作品

第18章 鄉試閱卷,暫定第一

    貢院,至公堂。

    鄉試結束後,考生們得到了解放,但考官們的忙碌才剛剛開始。

    在監臨官的監視下,試卷先被送到至公堂東側的收卷所,在裡面整理碼放,清點數目,並進行初步的剔選。

    但凡破損、汙漬的試卷都會拿出來送回至公堂,由監臨官審核之後,藍筆謄錄。

    其餘合格試卷則蓋上印記,轉送左側的彌封所,在那裡糊名彌封,在錄取榜單公佈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

    這一項完成之後,試卷轉交給規模最大的謄錄所,由其中上百位善書文吏,把考生的試卷用硃筆謄寫出來,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現錯別字,這些書吏必須照寫,並在頁頂標註出來。

    謄錄完畢,還要交給隔壁的對讀所,由負責對讀的書吏檢查謄錄的‘硃卷’與考生親筆的‘墨卷’是否一致,以及標註是否正確。

    檢查無誤後,試卷送至緊挨著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書吏將硃卷與墨卷統一編號,然後送回至公堂。

    魏國公府有把握讓徐文爵中舉上榜,便是花重金買通了這幾個環節的關鍵人物,當然,如果是大明開國百年內,魏國公府即便權勢再大,即便花再多的錢,也沒人敢接這活。

    監臨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據同考官的人數,將硃卷分為相應的捆,本次鄉試是十位同考官,便分為十捆,並在上面寫上‘第一束’、‘第二束’,直到‘第十束’,蓋上印記之後,親自送入內簾之中。

    監臨官從外簾門出來,徑直往北走,在一道飛虹橋前停住,對面的內簾早得到通知,正副主考與內監臨來到橋的另一端,雙方並不上橋,只是由一隊士兵將試卷送過去,由對面的士兵接過來。

    雙方互施一禮,便各自回去了,從始至終不說一句話,當然,這不是雙方沒有禮貌,而是為了防止承擔不同任務的考務人員勾結舞弊,前後簾之間是嚴禁相互接觸的。

    負責閱卷的後簾院,更是絕對獨立於整個貢院,除了接卷,不準任何人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