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各方反應

 原本斯圖爾特領佔據了西大陸接近四分之一的海岸線,現在由克里斯汀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後,使得直接控制的海岸線長度接近了全大陸人類世界的五分之一,影響力輻射到了人類世界的二分之一。 

 到了這個時候,參與簽約的國王、大公們才明白了克里斯汀做這件事的目的:控制海上貿易並向沿海地區銷售商品。 

 小農經濟形態下也是有商品貿易需求的,如果沒有那就人為創造,只要賣的東西比民眾自己做出來的合適,他們就會傾向於購買。 

 以前唯一的阻礙是貴族,因為他們壟斷了領地內各項賺錢的生意,只要下令領民就不敢購買外來品。現在藉著這個機會讓沿海貴族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哪怕有些貴族領地只是部分商品可以自由貿易,那積少成多的收入也不一樣了。 

 至於說那些貴族發現有問題之後反悔,真以為斯圖爾特公爵是好欺負的麼? 

 想要控制陸上商路不可能有人做得到,但海上就不一樣了,因為海商的基礎是船。一個人一匹馬就可以做行商,但一條能在海上遠航的船可不是一般人甚至一般商會買得起的。只有簽訂保護協議的地方貴族和商戶所屬船隻才能加入公約組織的船隊受到保護,那些沒有加入的,海盜不會放過他們。 

 雖然達不到壟斷,但控制了人類世界近一半的海上貿易,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各締約方帶來了大量的好處。有了好處,各方就會自動自覺維護這個組織的利益。 

 在蛋糕沒有做大的情況下,公約組織分得多了,自然就會有人分得少。那麼誰分得少了呢?比荷公國、海神教會。 

 魔災之前,比荷公國是大陸最大的海商聚集地,很多涉足海運的商會都會把總部設在十字大街,比荷公國也擁有除了精靈王國、伊比利亞王國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海軍。 

 但是,一場魔災把比荷公國的海軍給打沒了。想要重建肯定需要大筆的金錢和時間,恰好此時克里斯汀倡導了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比荷公國的菲利普大公和他的智囊們雖然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但協議上卻看不出任何問題,看別人都籤自己也就簽了,沒想到掉坑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