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飛機 作品

第三十七章 釋義

    所謂經義,就是以文釋義,採取註疏的方式解釋儒家經典之深意或者大義,其關鍵並不在於全記註疏,而在於能否通達經典義理,並加以文采清楚詮釋。

    除此之外,就是書法,或者說是附加能力,也就是說一篇文章,你不但要義理通達,文字你也要寫得漂亮,對此李三堅頭痛不已,通達經典義理,李三堅還可通過從前的中文基礎,再加上李三堅的聰明、勤奮還可以勉強理解,可書法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了,沒有數年乃是數十年的侵淫,如何能夠寫出一手龍飛鳳舞、入木三分的書法?

    李三堅在讀書之時,同時儘量習練書法,讓自己的文字看起來不至於那麼難看。

    一本書或者一句話,還可以參照前人的註疏,加以理解,不過一句儒家經典前人的註疏有很多,各種理解都有,你就要從其中判斷正確的理解,並加以詮釋。

    詮釋的關鍵就在於破題,破題貴簡而切,當含蓄而不晦,一句兩句破題者為上也,其次三句,又其次四句,寫得囉裡囉嗦的一大堆才破題,那就是廢柴一個,在科舉之中遇到這種情況,考官會直接將你的卷子扔了。

    破題上所用字,皆是一篇之骨,無虛下者,後面應須照應,這就是一篇文章的基本骨架。

    除此之外,還有認題、承題、立意、造語等等。

    “子曰(冒號):(前引號)“夷狄之有君(逗號),不如諸夏之亡也(句號)。(後引號)”

    欽州靈山縣縣學教授黃渙緩緩的唸了念本次公試的題目。

    令李三堅感到暗暗好笑的是,自己呈於黃渙的句讀之法,黃渙此時居然當眾唸了出來,似乎是生怕其他生徒不懂似的。

    不過這也難怪,李三堅轉念想到,黃渙能夠迅速掌握這種句讀之法,可其他生徒理解力與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黃渙如此也不失是個好辦法。

    同時也表明了李三堅的句讀之法已經得到了黃渙的認可,相比從前,如此句讀之法不但能使縣學生徒,能夠較容易、能夠較快的理解經義。

    黃渙出的這個題目摘自《論語》八佾篇。

    欲解經義,首先需瞭解這句話的意思,李三堅先將這句話用自己的語言在心中翻譯了一遍。

    所謂八佾就是六十四人,佾,行列的意思。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據《周禮》,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也就是禮儀的問題。

    李三堅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

    當然此僅為字面之上的理解,而要貫通經義,必須文意貫通,而不能斷章取義,斷章取義或能有一孔之得,當終究其義難恰。

    欲探究“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之義,須將論語八佾通篇解讀。

    論語八佾全篇言禮樂,直指禮崩樂壞之現狀,八佾第一章言季孫氏僭越禮制,享用天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