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作品

第285章 李倓:聖人的態度已經不重要了


                 武二郎先行離去。

  李倓則說道:“局勢的變化,會遠超我們任何人的預料,整個天下都將迎來一場浩劫,我非危言聳聽。”

  眾人依然沉默。

  今日氣氛與往常全然不同,眾人也不知為何建寧郡王根據幽州傳回來的消息,就能如此斷定安祿山反叛在際了。

  但建寧郡王之威信,積累數年。

  他的謀略、膽識、智慧,有目共睹。

  他說明年,眾人雖然疑惑,卻也相信。

  “安祿山以斷漕運而兵臨東京,威懾京畿,京畿歷來缺糧,而江南之地已是豐收之年。”

  李倓繼續說道。

  “士安與我提過,從揚州運輸糧食,走長江,在江夏郡轉漢水,入襄陽,取上津路抵扶風,可至京師。”

  大唐的漕運,分南北兩部分。

  北漕運以南北運河為主,匯聚到洛陽,洛陽走黃河,再入渭水,最後抵達長安。

  南漕運則走的是長江,長江在江夏郡入漢水,走襄陽。

  襄陽再轉丹水,可入商洛,商洛位於長安東南兩百里。

  早在中宗景龍年間,時任襄州刺史崔混就奏疏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鑽山出石門,抵北藍田,可通挽道。

  中宗許之。

  遂以渥充使,開大昌關,役徒數萬,死者十五。禁舊道不得行,而新道為夏潦奔庖,數摧壓不通。

  至是論功,加銀青光祿大夫。

  也就是說,在中宗時代,大唐就已經完善了襄陽到商洛的漕運線。

  關中四大關的武關就在這條漕運線上,從東南進武關則入關中。

  就像從東面進潼關則入關中一樣。

  但李倓說的卻不是這條線,而是至襄陽去上津路,抵達扶風。

  扶風就是後來的寶雞一帶,位於長安城兩百里,與長安一樣,在渭水之畔。

  李倓繼續說道:“我們要考慮非常特殊的情況,如果安祿山佔領洛陽,兵臨潼關,武關也隨時暴露在安祿山的鐵蹄之下,從這裡運糧食顯然不可能,所以我們得走上津道,抵達長安以西的扶風,進渭河,將糧食運抵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