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1092章 所謂黃油雕刻

    卡洛琳最開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會在裝滿冰塊的平底鍋上進行雕塑創作,後來更是發明了在黃油中混合石膏解決問題。

    這一專利自然被她獲得,但她並沒有使用石膏模型批量複製自己的作品。

    鑑於卡洛琳的傑出成就,人們稱她為‘百年黃油雕塑家’。

    在國內,黃油雕刻同樣歷史悠久,或者說跟藏文化有著很大的聯繫。

    每當節日慶典或者重大場合的時候,人們用犛牛奶提煉出黃油,加入一些燃料來製作具有民族及宗教特點的標誌符號。

    可以說是古老的藏族傳統習俗。

    發展到現在,原料從天然黃油變成了人造黃油,即酥皮麥淇淋進行創作。

    這種黃油具有含水少、粘性強、易儲藏等特點,故而贏得了眾多專業人士青睞。

    進入加工廚房,楊振興看到不少選手都在緊張的準備。

    他也沒閒著,找到自己的位置後,從包裡拿出作品草稿,開始複習整個創作過程。

    和食品雕刻的形式相比,黃油雕刻的形式與其恰恰相反。

    在用蔬菜水果進行雕刻的時候,用的是減料法,即先在一個完整的坯料上面刻畫出作品的大致輪廓。

    然後再逐步修掉多餘材料,最終展現出作品的外貌形態。

    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基本上沒有任何可以彌補製作作品時失誤或者缺陷的空間。

    就算有人能做到,也僅僅是諸如趙師傅等行業泰斗級別的了了數人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天參加食品雕刻項目時,楊振興要那樣集中精力的原因。

    而黃油雕刻則多采用加料法。

    直白的說就是先用工具紮好一個坯架,然後再往上面添加塗抹黃油。

    這種採用加料法的黃油雕,骨架架到哪裡,料就可以加到哪裡,在空間走勢上完全能做到隨心所欲。

    並且還完全不需要擔心受原料形狀產生限制影響。

    舉例來說,楊振興這次大賽上食雕作品是一條騰雲駕霧的長龍,選料時就必須考慮到原料夠不夠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