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蒼生問鬼神 作品

第784章 百年樹人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積香宗,外院,學堂裡,一群年幼的學童正在蒙師教導下齊聲朗誦師祖欽定的詩歌課本,藉以識文斷字。

    東方望月和一群寄居於此的東海修士遠遠旁聽,面上各自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積香真君還真是學究天人呀,居然連幼童發矇的課本都自己編寫。”

    “我以前曾有人說,積香真君有宿慧,是天生的修道種子,還有些不信,但來到這積香宗後,所見所聞皆是新奇,方才知曉此言不虛。”

    “是啊,若非天授之才,怎麼可能做到這一步?”

    “與之相比,我更關心的是積香宗弟子的成長過程。小學識文斷字,無論仙凡皆可得授,中學以上,始涉技藝,注重的是凡俗間制香煉香的本領,還有香市實踐,藉以操持庶務,等到進入內院,方才開始有神通法術的內容。

    算起來,積香宗弟子能夠接觸到神通法術的最低年齡是在十六歲以上,心智已經漸趨成熟,對道途,理想,世間萬物的觀念也有一定脈絡可循,彼時進展堪稱一日千里。

    我們家族傳授神通法術,卻是在自幼便開始,注重的是先天稟賦,靈根資質……

    世家還好一些,有那些草莽江湖之輩,偶得各種機緣機遇,方始踏上修煉之途,竟然有人連大字都不識得幾個,學習功法也是磕磕絆絆,不懂得舉一反三,真是相差甚多也!”

    “是啊,一名修士想要成材,功夫豈止在於修仙界的神通和法術?

    積香宗在正式修煉之前,只打熬氣血,提神醒腦,參修那些大身體和神志有益的東西,並不注重術法,自有其道理。”

    “據說北海之地,器宗丹宗等旁門道途都已經廣泛採納這種先凡後仙的教育方式,以後我們東海修士或也可以效仿一番。”

    以他們所見,積香宗的記名弟子們倒也並不是完全摒棄修煉之法,而是把用於戰鬥或者其他用途的放在後面,首重那些對身體發育,神智增長的根基之法。

    學識,才情,閱歷,這些凡人也可以獲得,但卻往往為修士所忽略的,同樣被視作根基,而且還是十分重要的根基。

    等到十六歲後,正當其時,方才開始涉及那些征戰殺伐,與人爭鬥的神通法術。

    而且積香宗的升學考核,成績評判也不像那些世家,宗門那樣首重戰力,以同門比武的成績為第一參考。

    恰恰相反,在十年基礎教育的過程當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因素,要在十年基礎教育之後,才會開始有比武的內容。

    即便到了那時,外院弟子們的戰鬥實力也仍然只是僅作參考的評判因素。

    積香宗並不重視一時一地的得失,而是注重晉升潛力,築基前程,以及制香煉香的水平。

    事實也證明,這般教育出來的弟子,能夠創造不小的價值。

    但凡通過了積香宗師範以上教育,順利畢業的弟子,在外可以成為一方坊市的供奉,總管,抑或名師匠人,在內則是正式弟子,注籍師者,都有傳承香道的資格。

    這是這些年來,香道得以迅速擴張的主力軍。

    甚至於,因為不過分注重那些東西,實力反而成為了自然而然獲得之物。

    積香宗弟子若是成長起來,實力並不會比同階的弟子弱小。

    東方望月等人這些年間客居積香宗,也見到了不少香道人才,感覺頂尖者尚還略遜那些真正豪門驕子,但平均水準卻要遠勝。

    比起草莽江湖,那些意外踏上修煉之途的散修之流,更是不知高出多少倍。

    “噹噹噹當!”

    不久之後,下課的鐘聲響了起來,學子們從課堂裡面走出,興高采烈往外而去。

    東方望月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子侄,那是他們東方家族的少公子,名為東方城。

    老祖東方明正在謀劃反攻東海,收復祖宗基業之事,大多數築基修士和煉氣境界的高手都被徵調,後輩晚生們尚還沒有那實力參戰,自是隻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