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75章 你和本王有故事


  下了船又僱馬車,眾人到了隸屬順天府的大興。

  晏家父子乘一輛小馬車,晏鶴年介紹:“到了年底,一些遠方來趕考的舉子都到大興歇腳暫住,這裡就熱鬧了。”

  晏珣點點頭,好奇地四處張望……

  他已經見識過這個時代的南京城,即將見識這個時代的北京城。

  從大興往京城宣武門方向去,路旁沒有大的樹木。

  光禿禿起伏的丘陵上覆蓋著一簇簇斑駁的灌木,因為是秋冬季節,格外零落蕭瑟。

  晏鶴年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解釋:“京城附近不能有茂密山林,防止敵軍埋伏。”

  趕車的馬車伕忽然說:“庚戌年,韃子打到京城外面,附近的村莊可遭罪了,百姓像掉進火爐一樣,任人宰殺!”

  這一次韃靼入侵事件,史稱“庚戌之變”,戰後兵部尚書丁汝夔被問責、斬首示眾。

  晏珣瞬間沉默,這個朝代從來沒有停止過戰爭。

  揚州城的歌舞昇平,或許才是幻境。

  晏鶴年跟車伕攀談:“老人家世居京城?我怎麼聽你的口音像南邊的?”

  車伕說:“老爺耳朵真靈。我祖上是徽州人,永樂七年,奉官府之命遷徙到京城。雖然很多代過去了,家裡還有老人說徽州話。”

  洪武年間,朱元璋搞過一次“徙戶實京”,把江淮一萬多富戶遷徙到南京;

  永樂遷都後,又搞過一次,將南直隸民戶遷徙到京城。

  經過一代代人的經營,北京城已經是一座繁華的大城。

  從打定主意科舉開始,“京城”這個詞就烙進晏珣心裡。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無數日夜的寒窗苦讀,幫著老爹懸樑,就是因這個詞而起。

  現在,明媚的秋光中,一座高大的城樓出現在他面前,這就是宣武門。

  抬眼望去,見到宛若山巒起伏的寬厚城牆,論氣勢恢宏,確實在金陵之上。

  這樣雄偉的城池,有朝一日竟會被人攻破。

  “京師五方所聚,其鄉各有會館”,按照明代舉子“趕考指南”,舉子們進京後大多住在各地的會館。

  按照晏珣原本計劃,進京趕考自然是住揚州會館,同鄉之間互相交流。

  但是,兩位田公公做主,帶他們徑直往前門東街的吉祥衚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