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二百六十九章書藝課日常

    範玉樹還欲再說。

    趙戎肅著臉:“範學子,上課不要交頭接耳!”

    範玉樹一愣,你也知道是在上課啊,帶我們出來遊山玩水的……只是趙戎沒再給他說話的好機會兒,別過頭去了。

    今日的林麓山下,似乎格外的熱鬧,秋日的送書客陸續趕到,自卑亭外,車馬如流。

    不多時,遠處又來了一支車隊,數輛馬車載著沉沉的書箱,後方跟著數十位擔夫,大多是年老的擔夫,黑瘦的臉上,有著一條條車轍似的溝壑,不過此時這些溝壑都縱橫交錯的擠在了一起,應當是面上寫著些笑意。

    趙戎站在亭門前,側目瞧了幾眼。

    這支車馬的領頭之人,是最前方馬匹上騎著的一箇中年儒生,方巾闊服,神色有些疲倦卻也和其他千里迢迢來送書之人一樣,精神抖擻的四處張望。

    很快,馬車在登山長廊的入口停下,頭戴方巾的中年儒士在隊伍中吩咐了一番,擔夫們開始有條不紊的卸下書箱,挑書上山,方巾儒生拍了拍下袍,左右看了看,向自卑廷走來,尋位歇腳,就坐在離趙戎不遠處。

    趙戎想了想,看了眼身後大多在聊天放鬆的率性堂學子們,重新轉頭,他上前幾步,一笑,和方巾儒士搭話起了話來。

    趙戎問了問才有些驚訝的發現,後者竟然也姓趙,是個本家,只不過出自望闕洲山下一個叫南康的偏遠小國,與大楚趙氏隔得很遠,倒也相互都沒聽說過。

    不過天下趙氏皆是一家,又有團結互助的祖訓,二人也算是遠方親戚了,聊了幾句後,不由的熟絡了些。

    方巾儒士一嘆。

    “家父在世時,一直唸叨著想要回書院看一看,不知曾經的先生是否還在望闕,南軒的那扇寒窗是否還有後來的學子夜半點燈,江畔蘭舟渡旁楓林裡經霜的楓葉是否還是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火,墨池還有無冬日冷水洗面的規矩,只是……

    後來家父身居朝堂要職,被陛下倚重,之後又沐浴皇恩,擔任顧命大臣輔佐新皇,好不容易等雜事盡去、全身而退,可致仕還鄉後,身子有一天不如一天,徹底沒了精神氣,哎。”

    趙戎仔細傾聽,此時跟著一嘆,“趙大哥節哀,老前輩雖走了,你不是替他來了嗎?”

    方巾儒士眉間的惆悵頓時一掃,點頭振奮道:“這一趟路走了大半年,總算是到了書院,之前我是坐著山上那些在雲海駛行的渡船,只是半路聽說是山上出了大事,只好下船徒步,之後又聽說離瀆的龍船依舊……”

    似乎是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一路艱辛,他此時言語頗多。

    趙戎在一旁細聽著,偶爾,方巾儒士也會問及他的一些事,趙戎只是笑著隨意幾句,沒有多說,某一刻,他瞥了眼方巾儒士左手大拇指上套著的一枚正在摩挲把玩的玉扳指,又眺望了眼遠處上山入口處,挑書的擔夫,忽道:

    “趙大哥,我見你應當也是修士,一路也是一人前來,為何不用須彌之物裝書上山,請這些擔夫做什麼。”

    方巾儒士微愣,想了想,輕聲道。

    “我是曾經聽家父如此吩咐的,他連挑一擔書應該多少銀錢都給我算好了,於是為兄就在書院外的集市僱了這些擔夫挑書,不過,若是用須彌物直接帶書上山確實省時省力些,平日裡很多事用山上手段,都是異常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