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 作品

第715章 針鋒相對!(3/5)

    先說一句,中國電影目前的產業格局很像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

    我這麼說的,當然是有依據的:

    1948年派拉蒙法案更是直接促成了大製片廠放棄了他們在渠道上的壟斷,美國電影工業進入另一個週期。

    金融、保險機構也開始在這個階段深度介入好萊塢的生產鏈條中,一部分獨立製片公司迅速接受了他們,允許保險公司對生產過程進行管控、監理,促成了大製片廠朝著代理方向發展——製片人制度!

    美國電影的細分化、專業化、類型化也是在這個階段得以發展出來。

    八十年代之前,老美的電影產業,主要表現拍板子定項目!

    講人情、看才華…

    跟現在的華語電影創作語境差不多…

    資本回潮之後,才會有更加冷靜的創作環境——當大家都成為高手了,這個時候誰能勝出的主要原因,不是你做的多麼的對,而是,對手有多蠢!

    簡單來說,沈夢溪之所以能不斷成功,除了因為領先時代的眼光,最主要,對手不停犯錯…

    《1942》當然是好電影,立意深刻,揭露人性…

    但在一部喜劇電影現象級起勢之後上映,註定了悲劇!

    ……

    沈夢溪不愛跟京圈那幫人混一塊,最主要原因:這幫人爹味太濃!

    優越感溢於言表。

    可能是老北京特產,深受貴族文化薰陶,總認為自己個大院子弟,看不上院外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講,馮曉剛的人生的軌跡,在《手機2》之前,典型的華娛文男主角人設——除了長相。

    你看啊,華娛文男主角,出身一定得平凡…

    然後才能我命由我不由天,實現屌絲逆襲!

    這中間,一定得有專業提供打臉的配角,比方說汪朔、馬未都之流。

    現實也一樣,就你看那幾年的新聞爆料,汪朔人前人後提起馮,總是高高在上的口氣,好像作為一個多年沒有成型作品的作家還能一直給人家一個一流導演當人生導師似的;

    馬更是多次公開的拿馮年輕時跟他們胡混時的那些低三下四的姿態說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