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鳥羽中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八章:埋地雷,龍紋的變遷

    元明清瓷器上的龍紋紋飾每個朝代有明顯的區別,總體上歷朝歷代的瓷器紋飾上的龍紋早期非常霸氣,中晚期的龍紋紋飾比較柔弱無力,瓷器上龍的飾,這個中國特有的題材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之後,威武有力、生動靈活,並且具有出神入化之姿的形象,早已成為各代龍紋的基調。但是在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上,由於繪畫技法和審美觀念不同的緣故,各代的陶工們仍然賦予龍紋許多不同的變化。

    元、明、清三代瓷器上龍紋,時代特徵主要表現在發、睫毛、須和爪上。

    發元代光頭無發或腦脖處飄1-3綹長髮;明代一蓬清晰可數的長豎發,狀如火炬,清代長披髮或多撮短聳發。

    睫毛元代眼睫毛現象不明顯,明代洪武至正德的眼瞼上方常常豎起一綹水藻般的長睫毛,嘉靖朝起龍的眼睫毛比較寫實,眼瞼的上邊緣處一般用數根短豎線表示睫毛;清代睫毛形態多樣化,不少被畫成竹葉形。

    須元代上頜部少見有雙須。明代雙須粗,伸展有力,形如魚叉,直而不彎;清代八字般長鬚外撇彎曲,須尖多數帶翻卷。

    爪元代以3趾、4趾居多,明代第一第二趾相對成蟹鉗狀,趾間距離比較相近,形若風車;清代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線,爪子猶如踏在平地,有龍身騰舞、爪子卻著地受力的韻味。

    此外,龍身裝飾在三朝多有變化,元代龍身喜飾鱗片紋,明代龍身飾網格紋、鋸齒紋較多,清代魚鱗紋常見,魚鱗多半帶有染點。

    元代龍紋構圖突出雙龍追逐或遨遊雲間的藝術效果,是雙龍者均為一龍昂首前瞻,一龍回首後望,前後呼應;明清佈局著重立體感,雙龍的頭部一高一低上下應和,特別是清龍,身體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墜,酷似蛇的腹部,為歷代龍紋所獨有,所以清代的龍紋是非常好辨認的。

    至於明代的,龍紋都是在元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龍紋的形象也有些顯著的改變,只要稍加註意,還是很好辨認的。

    這件玉壺春甁上面所繪的龍紋以線條勾勒龍紋的形狀,龍首作斜角側視狀,嘴巴微張,舌頭從中吐露,圓形的雙眼有如戴上眼鏡一般,前額微微凸起,頭部的毛髮與腿上的關節毛都呈飄帶狀,體表以細線描繪鱗片紋或網格紋,四肢各有三爪,爪子尖長,如同鷹爪一般銳利,屬於元代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