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鳥羽中 作品

第三百章: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

    “豇豆紅釉是康熙年間仿明宣德銅紅釉的製品,屬於高溫紅釉瓷品種之一,因燒製成功率極低,只有少量出品供皇帝內庭賞用,多為文房用具或擺設等小件器物,康熙以後,豇豆紅釉燒技藝失傳,後世雖有仿燒,但不如前者精湛。”

    陳松指了指豇豆紅太白尊,道“這釉面上出現水漬般的痕跡,是吹釉的層次不同造成的,猶如苔點的綠色斑點,說明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銅,並在燒成過程中氧化而產生這中情況,在渾然一體的紅釉中摻雜星點綠斑,有如紅霞滿布之中點綴了星星點點的綠寶石,這燒製難度可想而知,上面暗刻團螭紋非常完美,屬於淺凹雕,這精湛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當時的頂尖水平,遠超官窯,甚至比很多御窯做出的東西都要好。”

    王會長激動地點頭問道“既然是御窯為何不用御款?”

    陳松笑道“御窯太多東西不用御款了,這是宮廷文房用具,屬於消耗品,又不像專門下旨製作的琺琅彩,往往書‘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就足夠了,這等成色完全達到宮廷御用之物的標準,康熙皇帝對太白尊又是一見傾心,在他的書房中總能看到太白尊的身影,指不定就是屬於御書房的東西。”

    “玉尊真乃神人。”

    王會長一臉佩服地看著陳松,道“我們也是懷疑它就是康熙御用之物,因為對比過很多當時的太白尊,發現都沒這件好,只是苦於找不到記載。”

    陳松搖頭道“物以稀為貴,古玩向來不問出處,只以實物說話,有無記載又有什麼關係。”

    “話雖如此,我們行內知道是這樣,可現在時代變了,買的人可不這樣認為了,太白尊的數量是康熙豇豆紅釉器中最多的,目前存世的量也很大,不但海內外公私博物館均俱有相當數量的收藏,甚至是每一場拍賣會上均能看到它的身影,這讓很多沒看過幾件實物的人都覺得過於平常,這一件除非是看過大量太白尊的人才能懂得它的珍貴之處。”

    王會長無奈道“如今資本進入古玩行業,什麼都講究流傳有序,藏品倒變得次要,它的量也決定價格沒法起來,如果能找到相關資料,或者清宮檔案中對它有記載的話,就屬於天價了。”

    古董一直存在很大的模糊區域,鑑定模糊,價格模糊屬於死穴也屬於撿漏的根源,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怎麼說都不會相信,就如同雞和鴨講,白費口舌還心中惱火。

    資本逐利之下,變成了講證據,需要別的資料來佐證才會相信,這問題就像是證明你和你媽關係,懂的自然知道你們是母子關係,不懂的就要看戶口簿,dna這類能證明的資料。

    實際上這些佐證的資料對於懂的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因為資料有時候也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另外古董的佐證可比證明母子關係要困難多了,歷來都是賣懂行、識貨之人。

    只不過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外行人進入,讓古玩行業變了味,向商業化去演變,提供不了佐證資料的古董,只能賤賣或者壓手裡等待有緣人,也成了古玩商最頭痛也最無奈的問題。

    陳松有些啞然。

    太白尊被讀書人所推崇,歷來為名品,自古難求,沒想到因為時代的不同,如今淪落到“平常”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