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鳥羽中 作品

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一百三十七章:武俠與江湖

    ()        兩人上到二樓,吳雙有些得意地把一個房門打開。

    陳松有些驚訝地看著房間內的兵器。

    足足有一樓大廳一半大小的房間內,擺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兵器架,上面放著各式兵器,有些刀劍甚至因為兵器架不夠位置,就這樣隨意地放在地上。

    “吳大哥,您又不用兵器,怎麼還收集那麼多?”

    陳松隨手拔出一把放在一個兵器架上的長槍,發現槍頭都有些生鏽了。

    “喜歡啊!”

    吳雙笑道:“當時我也沒想那麼多,就是看著喜歡,就買了,這裡面有些還是古董兵器呢!”

    陳松抬頭看了下基本把屋子都佔滿了的兵器,笑道:“你這也太多了吧!”

    “哈哈,我還嫌棄少呢,華夏那麼多朝代,每個朝代的兵器都不同,又那麼多種類,我這連十分之一都沒有收集全呢!”

    吳雙提起這個,很是開心。

    陳松有些佩服地問道:“您不是真準備把所有種類的兵器都收集全吧?”

    要知道這古代各類兵器總數所知道的就多達四百多種,單是在實戰中最常用到的十八般武藝所涉及到的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具體武器的名字古今就有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很早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

    根據古籍記載,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

    到了商代,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等各類兵器,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才基本上定型。

    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雖然大同小異,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分別是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鑑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

    九長是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

    九短為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但現在普便對“十八般兵器”認為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而這“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暫時還沒有發現,明代謝肇 《五雜俎》和清代褚人獲《堅集》兩書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而這兩書所記載的“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也被稱為“小十八般”。

    “以前倒是有這種想法,現在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