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583章 鼎足而三(12)

    劉備如此安排,確實很大程度限制了諸葛亮的專權。

    但多方掣肘,也給諸葛亮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這次曹丕大規模犯境,是前所未有的大戰事,如果諸葛亮主站出來動出來調兵遣將,像李嚴之類的資深將領未必買賬,憑白增加變數。

    一旦戰事不利,諸葛亮不但要承擔失敗帶來的各種後果,而且還違背了劉備的旨意,有擅權的嫌疑。

    李嚴在白帝城被劉備託孤以後,官居中護軍,名義上是主管全國的軍事。

    在這種關鍵時刻,他應該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

    實際上,但李嚴偏居永安,劉備只是讓他制衡諸葛亮,防止諸葛亮篡權,並不能干擾他的正常工作。

    說是主管全國軍事,但無論是在軍中的威望還是軍事能力李嚴都比不上諸葛亮,不足以統領全國兵馬。

    李嚴真正的職能,只是防止吳國陸遜的入侵,自然無法兼顧曹丕五路大軍的入侵。

    諸葛亮雖然主管政務,但從新野開始,就是劉備的正印軍師,一直參與軍事決策。

    即使劉備在世,他在軍事上有很高的話語權。

    在後方留守,劉備也賦予諸葛亮調兵遣將的權利。

    當年劉備進軍西川,諸葛亮留守荊州,就是軍政一把抓。

    劉備進攻漢中,諸葛亮留守成都,也有調動西川兵力的權利。

    在戰爭的關鍵時刻,諸葛亮調動了西川可用之軍,全部帶到了定軍山前線,這才讓劉備獲得了漢中大戰的勝利。

    但這次諸葛亮並沒有主動站出來承擔重任,反而託病不出,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在劉禪身上。

    劉禪是劉備的繼任者,名義上的最高決策者,他對諸葛亮和李嚴的態度,決定了諸葛亮應對外來危機的方式。

    諸葛亮故意避而不見,並不是能力問題,他對擊退曹丕的進攻早有定計,而且已經做出了安排,否則,耽誤了大事,就是授人以柄。

    但他要想處理好各項事情,就需要劉禪的全力支持,而不是處處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