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535章 夷陵之戰(57)

    因此,他需要有人承擔隆中對戰略失敗的責任,而不是自我否認,壞了自己的名聲。

    但馬謖就不一樣了,他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就已經向劉備提出了與隆中對幾乎完全相同的戰略構想,是諸葛亮討論轉換戰略的理想人選。

    於是,諸葛亮毫不保留,把他放棄荊州,恢復孫劉聯盟,借鑑漢高祖劉邦成功統一天下的經驗,決定從漢中攻略雍、涼,佔據關中,然後征服中原,進而一統天下!”

    諸葛亮把江東孫權放在最後征伐,擺明了認為孫權過不了長江,無法與自己在中原鄭雄。

    馬謖心中雪亮,如果諸葛亮要執行新的戰略,荊州反而成了累贅。

    看來,諸葛亮不是不贊同劉備東征,而是不希望想劉備拿下荊州,馬謖對劉備的失敗,有了幾分思想準備。

    馬謖想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他是一定會把荊州這個燙手的山芋留給孫權,給曹丕和孫權爭奪荊州、大打出手製造機會,因此,劉備的東征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對曹操在樊城的失敗,馬謖一直很奇怪。

    現在聽了諸葛亮的新戰略構想,一下子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當初曹操在中原兵強馬壯,打得孫權丟盔棄甲,卻被關羽打得潰不成軍,十有是曹操的苦肉計,就是要給孫權和劉備反目製造機會!

    知道諸葛亮並不希望劉備佔據荊州,馬謖權衡了一下,那劉備這次東征,只有兩個結果:

    一是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接受孫權求和的建議,主動退兵。

    二是劉備一意孤行,非要奪取荊州,但沒有諸葛亮的完美配合,這仗打下去唯有失敗才能讓劉備退兵了。

    馬謖看透了諸葛亮的計劃,更加為馬良和沙摩柯的安危擔心。

    但馬謖也不能說破諸葛亮的心思,只能非常配合地向諸葛亮請教道:

    “既然如此,陛下稱帝以後,丞相何不勸服陛下,名正言順西征雍涼,討伐逆賊曹丕,反而放任陛下東征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