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524章 夷陵之戰(46)

    曹丕當場決定,接受了孫權的臣服,讓使者回驛館等待封賞,趙諮謝恩而出。

    趙諮出去以後,曹丕並沒有退朝,而是詢問眾臣,給孫權封賞什麼樣的爵位合適。

    本來封賞是皇帝的恩典,一般都是論功行賞,像孫權這樣歸順的大勢力,爵位可由皇帝一言而決。

    曹丕已經集大權於一身,可謂一言九鼎,當然不害怕不同意見,樂得扮演一個明君,當然,也可以順便考察手下這般臣子的能力和忠心。

    但眾臣都是老油條,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在猜不透皇帝心思的情況下,可不敢隨便發表意見。

    因此,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曹丕面露不豫之色。

    因為狼顧之相,司馬懿不受曹操待見。

    但自從跟隨曹丕以後,司馬懿與曹丕本來就是同一類人,很快就相交莫逆,曹丕稱帝以後,他也得到重用,現任尚書之職,本來就對封賞有建議權。

    司馬懿善於猜測曹丕心意,他料到曹丕想要重重封賞孫權,就出班奏請道:

    “孫權割據江南已久,勢力可不小,他前來歸順,說明陛下已經威加四海,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理當加官進爵!他以前的爵位是南昌侯,是侯爵的頂端,我認為,只有封王,才能激勵孫權帶領部下和劉備死戰,陛下坐收漁翁之利。”

    司馬懿此言,正合曹丕心意,正要開口採納,侍中劉曄站出來進言道:

    “陛下,今孫權懼劉備軍之勢,故來請降,孫權本來就是反覆無常之人,明顯不是真心歸順陛下,以臣愚見:孫權與劉備交戰在即,這是天亡孫權;今陛下若遣一名上將提數萬之兵,乘虛從合肥渡江襲之,劉備攻荊州未下,而陛下攻揚州已克,孫權之亡,不出旬日。而陛下可盡佔江東富饒之地,聲勢必然大振!劉備就算重新佔據荊州,但已經勢單力孤,遠非陛下之敵,離敗亡不遠,陛下何不早圖之?”

    劉曄本為漢室宗親,他投奔曹操,也是抱有匡扶漢室之心。

    後來看到曹操大勢已成,取代漢室只是時間問題,也曾多次暗地裡出手幫助劉備。

    荀家叔侄有大功與曹操,因為心存漢室,曹操毫不猶豫下手,讓劉曄非常警醒。

    他因為漢室宗親的身份敏感,只能是小心翼翼自保,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曹丕篡漢稱帝,倒也沒有虧待劉曄,升任侍中,賜爵關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