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382章 漢中之戰(30)

    曹操畢竟也是才思敏捷,文字功底深厚,很快也領會了這八個字中暗藏的意思,嘴上誇讚楊修之才,說他多考慮了三十里路,心裡卻對楊修越來越忌憚。

    他倒不是害怕楊修會奪權謀反,而是害怕他會挑撥離間,引起兒子們因為奪位而兄弟相殘,不由生出了除掉楊修的心思。

    因為他已經立曹丕為世子,自然要維持自己的決定,而楊修不但是曹植的首席謀士,還是袁氏的外甥,他有居心不良的理由。

    本來,曹操對曹丕和曹植兩人由誰來做太子,繼承魏王一事,是頗為猶豫的,甚至還一度偏向於曹植。

    曹植才華橫溢,是當時有名的才子。

    雖然曹丕的文采亦非常可觀,但就文學才華來說,偏長於書札,於詩賦上的造詣,比之乃弟曹植,還是頗有差距的。

    所以,本身就文采極好,集軍事、政治等諸多才華於一身的曹操,開始在心裡更傾向於曹植一點。

    楊修作為曹操身邊的親信,深得曹操信任,必定是曹植和曹丕的爭奪對象了。

    楊修本人學富五車,本身也是一個才子,他還辦事能力強,曹植做為一個名聞天下的才子,或許更對楊修的胃口。

    而且曹植這個時候,正好是得到曹操寵愛的時候,加上又主動示好,楊修遂順水推舟,加入到曹植陣營,參與了這次殘酷的奪嫡之爭。

    但是,曹植雖然在文學才華上佔優勢,在政治和軍事才能上,應該說曹丕要更勝一籌。

    而且兩人身邊智囊集團的構成也不一樣,曹丕的智囊團,是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等人,個個謀略過人。

    而曹植的智囊,是清一色的是文士,雖然也是名重一時的名士、俊傑,但只知道吟詩作賦,沒有什麼政治和軍事經驗可言,遠不如司馬懿、陳群、吳質之流的老謀深算,在鬥爭中自然就差了一截。

    加上曹操非常倚重的賈詡,也偏向於曹丕,關鍵時刻的一句話,是曹丕成為世子的決定性因素。

    楊修在曹植失寵後,曾經有意疏遠曹植以自保。

    但他顧忌名聲,優柔寡斷,曹植畢竟是曹操的兒子,所以不敢過於明顯,還是保持了一定的來往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