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234章 馬超興兵(14)

    曹操畢竟是一個難得的人傑,雖然沒有辦法徹底改變世家大族充當牆頭草的現狀,但還是採取了一些制約的措施。

    赤璧之戰後,劉備佔有了荊州大部分郡縣;孫權的實力也日益壯大;三國鼎立局面己基本形成。曹操要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來自世家大族的阻力非常之大。

    於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以迫切的心情,寫了第一道《求賢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的希望有更多的“賢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曹操如此一來,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為取代漢室做好準備。

    招安劉雄鳴,也是曹操推行《求賢令》的一個樣板,這才有了關中以鍾繇為首的五大世家,不擇手段也要給家族子弟爭取獲得一個官位。

    因為官位難得,世家大族就有了危機感,尤其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心存忌憚,更是害怕失去手中的權利。

    韓遂等人毅然舉事,也與北方世家大族的推波助瀾有關,韓遂害怕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證,做了出頭鳥。

    韓遂這次起兵舉事,雖然得到了一些世家大族的默認和暗中縱容,但註定還是不能成事!除了西涼大小軍閥各懷心思,西涼聯軍的領導權也是一個短板。

    首先,韓遂這個都督,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最後的決策人,所以馬謖就算能夠定計,馬超的軍隊也能夠依計行事,但難以讓韓遂等人服從安排。

    就算通過爭論,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肯定相互難以做到配合無間,雖然韓遂給了馬超一個副都督的名分,但馬超也不能節制其他人的軍隊,馬謖在馬超軍中,就沒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