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五十七章 紙上談兵 6

    所以,秦國就任由趙國去佔領上黨郡,而他們自己卻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雖然給戰爭帶來了一些難度,但別的國家肯定不願意救援趙國。

    這就是為什麼一向兵貴神速的秦兵,遲遲不佔領上黨的緣故,就是這麼和韓國耗著,看你趙國敢不敢來接收。

    韓國因為自身實力不夠,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是要把趙國拉下水,這是陽謀。

    他們的用意,趙國的大臣們,都能夠看得出來了,但上黨郡被秦國佔領後,對趙國的威脅實在太大了,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以趙孝成王首鼠兩端的性格,只要秦國沒有打上門來,自然不敢從秦國手裡搶佔上黨郡。

    但趙王也有他的邏輯,他打好了如意算盤,就算是馮亭獻城,他也沒想著全盤接受,更不會從秦國手裡去硬搶城池。

    趙王很天真的認為,這樣打馬虎眼,就能夠逃避責任,就可以假裝不知情,實在不行就退還上黨郡,可以和秦國討價還價,大不了再把上黨的城池全部還給秦國。

    趙王先派廉頗領兵,在邊境線佈置了自己的防線,然後再沿著邊境線,慢慢接受上黨郡的城池並嚴密佈防。

    但秦國豈是講理的主?趙國還沒有完全接收上黨郡,就受到了秦國的迎頭痛擊。

    雖然早有準備,但因為秦國的攻擊太犀利,趙國的軍隊沒有戰意,抵擋不住,廉頗只能且戰且退,利用地勢佈防,還是保住了上黨郡一大半的城池。

    有了這些城池,趙國才有險可守,不會被秦國隨時都能攻擊,而且是長驅直入,攻擊都城邯鄲。

    所以,當上黨郡前線吃緊的時候,趙孝成王不是去尋求盟軍的幫助,和秦軍決一死戰,而是直接派鄭朱找秦國求和。

    他也不敢再貪圖上黨郡的城池和土地,只是想在趙國邊境線的高處留下一座小城,就相當於一個哨所,起到烽火臺的作用。

    按照趙王的邏輯,上黨郡的這些城池,是我從韓國人手裡搶來的,與秦國沒有多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