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四十六章 鹿門求學

    弟子員的來源,主要選自民間十八歲以上的子弟,此外各郡縣低級官吏品學兼優者,也可擔任弟子。

    弟子畢業後,能通一經以上的可補文學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但只限於白身受業者。

    因此寒門子弟讀書就有了盼頭,學習風氣良好,學習熱情高漲。

    地方官吏出身的弟子員,則多派充九卿、列卿或郡太守的屬官。

    太學在歷朝歷代慢慢的擴充,漢朝儒學教育的日益發展,帶動儒家政治勢力的日益膨脹。

    東漢光武帝,也於建武五年設學於京師,置博士十四人。太學生不斷增加,漢質帝時,太學生已多至三萬人。

    漢代雖然還沒有科舉,察舉制度是漢代選撥人才的主要方式,可分為兩類:

    一是詔舉,當國家有特殊需要時,下詔命官吏推舉人才。

    二是孝廉之舉,是由郡國按時向中央保薦當地的人才。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

    東漢時,詔舉由特舉變為歲舉,又稱茂材之舉,已經有些科舉的味道了。

    選舉的標準有四:即德行高超,經明行修,明曉法律和剛毅多略。

    每年由光祿勳、御史、司隸校尉及各州剌史等實責官員推舉。

    推行薦舉、察舉等方法的結果是,加快了門閥制度的發展,到東漢末年,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

    大量士族世家的出現,與外戚、宦官形成東漢時期的三大勢力,基本上壟斷了國家的政治。

    那些寒門士子,基本沒有了出頭之日,就算是滿腹經綸,也難以被舉薦為官,只能充當士族官員的幕僚。

    加之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嚴重,民不聊生。

    古代社會,底層人民皆期希望於宗教信仰,張角趁此機會利用宗教收納了大批信徒,發動了黃巾起義,加速了東漢的衰亡。

    漢代太學培養目標和教育內容,主要為皇權政治服務,道德教育居於首位。

    漢代的學校教育,分為官學和私學兩種。漢代的官學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兩大類。

    中央官學主要是太學,另外還有一些特殊性質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