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鐵杉 作品

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

    “皇家海軍正在東京灣吧?”史密斯一怔隨後開口詢問,“是示威還是要加入到戰爭中?”

    雖然有此一問,但史密斯認為肯定是前者?英國會為另外一個國家介入戰爭?那不是開玩笑麼?美國瞭解英國,就如同農民瞭解肥料一樣,這種事英國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皇家海軍只是幫助法國施壓,爭取北越的游擊隊不要輕舉妄動。”莫里森的回答倒是不出預料,英國確實沒仗義到為了法國人的面子開戰的地步。

    出現在東京灣海域的皇家海軍,是出於自由世界的團結過去幫忙,讓佔據了北越大片地域的親蘇力量冷靜,讓態勢不要繼續惡化,影響到日內瓦會議的談判。

    史密斯認可了這個解釋,他也知道正牌個國務卿杜勒斯,在奠邊府戰役的關鍵時刻,對著朝鮮問題沒完沒了,等到應該談越南問題的時候,奠邊府守軍已經撐不住了。

    對此法國人心裡其實是不滿的,認為美國在日內瓦會議上的舉動過於自私。只是因為美國的國力才忍著沒說。

    “當然,我們是為了自由世界的團結。”史密斯只是杜勒斯的副手,杜勒斯本人已經歸國,但這個時候他也答應願意儘量照顧法國的利益。

    雖然奠邊府戰役已經因為法國戰敗結束,但也不能讓敵對陣營佔便宜。最差也要爭取一個南北分治,這是一個底線,將親蘇力量在全世界擴散的兩個主攻方向堵住,同時表明自由世界的嚴正立場。

    真扒掉法國人的底褲,對於現在的自由世界而言也不是好事。美國對西歐國家的態度,也是希望有一些有分量的盟友,而不是關鍵時刻幫不上忙的笨蛋。

    不可否認,美國內部也有一種傲慢的聲音,認為美國的時代已經到來,而且將維持很久。

    但也有聲音認為,面對蘇聯這種大敵,美國的優勢就是這些實力不俗的盟國,好過蘇聯那些沒什麼存在感的盟國。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的話,肯定會了解到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他可還記得美國在睡王執政的時期,美國的輿論只要一盤點美國的優勢,三句話不離美國有強大的盟國支持。

    面對已經成長起來的對手,這種言論一方面是事實,一方面也有壯膽的作用。就好像一戰之前的英國,也願意不斷重複英國在全世界的廣泛聯盟,讓德國人不要輕舉妄動。

    不過說實話,這種盟國體系有用是有用的,但不能指望自己不動手盟國去做敢死隊。到了最後英國還是親自下場和德國人血拼,這是避免不了的。

    可以說英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也算是為了霸權耗盡了國力。而後世的美國,就艾倫威爾遜來看,在他的記憶中,美國還在不斷慫恿盟友做敢死隊,自己躲在後面聲援。

    但美國還有另外一面,我大美利堅的武德充沛,往往需要一些不太強的國家來做墊腳石,對第三世界衝拳出擊的內行,還的是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