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鐵杉 作品

第222章 授勳電報

    除非尼赫魯能夠找到更加強大的思想,壓住兩大宗教的不睦,不然印巴分治就是定局。

    當然這個前提是,阿里真納平安無事的情況下!

    歷史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這是一個很宏觀的問題,艾倫威爾遜一個凡夫俗子是不能解答的,不過卻可以進行一些戰術修改。

    現在真納還是真納,而他對面的艾倫威爾遜現在就是尼赫魯,尼赫魯就是艾倫威爾遜。

    阿里真納對分治以後的謀劃,可以通過艾倫威爾遜的回答,判斷出來是否具有可行性。

    在阿里真納提出的第一點,也就是明確分治之後,艾倫威爾遜非常誠懇的給予了回答,“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了兩個國家,一定會反目成仇。英屬印度的存在只是壓住了兩個宗教的仇恨,平心而論,我個人認為印度教是世界上最落後的宗教。但分治之後,憑藉巴基斯坦的力量,絕對頂不住印度的進攻的,人口差太遠了。”

    艾倫威爾遜可以找到無數例子,但最熟悉還是中國歷史,類似印度對巴基斯坦的碾壓的歷史,就是世界還沒有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大清和準格爾帝國的戰爭。

    要是光看地圖,清朝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一半的面積都曾經被準格爾帝國統治過,光看地圖絕對的勢均力敵才對。

    事實上在一短時間之內,也確實是勢均力敵,碰到英國之前的最大敗仗和通泊之戰,清軍陣亡一萬人,這是面對歐洲人之前,清軍最大的慘敗。

    不要看陣亡人數不多,但實際上是清朝建立之後第一個能陣亡萬人的戰鬥了。

    能夠把在東亞範圍內打誰都像大小孩的清軍幹掉一萬人,證明了準格爾帝國的戰鬥力。

    可清朝有龐大的人力儲備,旗人不夠就換漢人,準格爾死的可都是蒙古人。越往後準格爾越不是清軍的對手。

    “縱觀歷史,印度教徒的戰鬥力,沒有艾倫先生說的中國人那樣強大。”阿里真納表示用東亞的例子,概括次大陸並不合適。

    “我應該代表中國人謝謝你。”艾倫威爾遜很認真的開口,至少人家比國大黨那些人誠實,“不過麼,道理是一樣的,不要提印度教徒是你們人口的數倍,資源的優勢真納先生也應該有所瞭解,還有工業規模,可以說任何能夠用指標衡量的,國大黨都佔據優勢。當然了,弱國喜歡吹文化,文化這種分不出高低的東西,可以閉著眼睛無視客觀規律。”

    “要不要,我把總督府的資源儲備和工業產能分佈,給真納先生看看?”

    阿里真納默然不語,他心裡清楚,歷史上印度教徒羸弱的過往,充其量只能給和平教徒一個心理優勢,但在各方面的碾壓的數據之下,幾乎是沒有作用的。

    這就表明穆盟的領袖承認,如果分治成功,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優勢是碾壓性的。

    能夠承認己方弱勢,就可以繼續談,隨後就是幾個火藥桶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