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鐵杉 作品

第221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

    “我們大英帝國的紳士,怎麼會和歐洲的鄉巴佬一樣。”艾倫威爾遜滿不在乎的後仰,張嘴把妖后的手指含住,含含糊糊的道,“紳士自然有紳士的做法。”

    中世紀歐洲有決鬥傳統,英國當然也不例外,不過紳士自然有紳士的做法,決鬥就成了英國紳士們的專利,紳士們的決鬥玩得就是心跳,但死亡率可比不上對面的法國佬。

    法國人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因為決鬥死了八千多人,絕對的武德充沛。

    喬治三世當政了幾十年,英國人的決鬥總數是一百七十二起,有三百四十四人參與,但只犧牲了六十九人,決鬥死亡率才兩成。這個死亡率還不如同時期的夭折率。

    英國的決鬥和歐洲的決鬥不同,首先含金量非常高,約克公爵、里奇蒙公爵、白金漢公爵、貝福德公爵、皮特首相等近二十個最頂級的貴族和政壇大佬都曾參與決鬥。

    現在費雯麗以自己丈夫會提出決鬥威脅艾倫威爾遜,這讓艾倫威爾遜非常不滿,決定在對方丈夫趕來之前,首先跟費雯麗來一場決鬥。

    陰陽調和只是調劑,服務於次大陸的廣大人民群眾才是艾倫威爾遜孜孜以求的事。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這些人離開了英國人的管理,會不會落得極為悽慘的下場。這種事最好是發生,因為這非常符合印度教的教義。

    不管甘地和尼赫魯說多少好話,阿里真納都是不會妥協的,早期的真納只是想要爭取和平教徒的平等地位,卻不被人接受。

    歷史已經證明,一個人如果脫離原來的立場,就會跳反,將原來的想法踩在地上絕不回頭。神學院學生斯大林是這樣,對克羅地亞重拳出擊的鐵托是這樣。

    除非現在甘地和國大黨給和平教徒高人一等的待遇,不然印巴是註定不會存在一個國家當中的,真納寧可率領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打宗教戰爭。

    真納年輕時期對印巴分治也一點都不熱心,他的要求也不苛刻。當時他只是想為印度的和平教徒爭取平等的權利罷了。

    現在一切都晚了,如果國大黨能早早和真納達成一致,根本不會有印巴分治這種事,在印度的和平教徒也不會有民族意識。

    而且印度的和平教問題在獨立後只會更好解決,因為一阿里真納年紀很大,而且長期有結核病。第二尼赫魯年紀比他年輕的多,而且身體還不錯。

    所以無論歷史怎麼推演,真納是耗不過尼赫魯的,只要真納一死,和平教徒就沒了主心骨,到時候尼赫魯對內解決民族問題再無障礙。

    不過如果保持統一獨立,尼赫魯可能會更加堅定的推行蘇聯的主張,因為兩大宗教共存在一個國家,人口基數還都這麼大,不存在依靠一個消滅另外一個,那就只能學習蘇聯,進行宗教清洗了。

    雖然宗教清洗並不一定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可能管用個幾十年,印度也會有些變化。所以最好還是印巴分治如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