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鐵杉 作品

第159章 學校沒教過

    “首相和愛德華爵士,對這一份兩翼齊飛的計劃十分上心。可見如果做好了這件事,一定會被倫敦方面看重。”艾倫威爾遜總算是看完了賬目,當然回去之後他要從龍騎兵手中,拿到另外一份,兩相對照之下才能確定。

    不能怪艾倫威爾遜小心,菸草利潤畢竟是過於豐厚了,涉及的人也太多,容不得半點閃失,既要為了帝國鞠躬盡瘁,也要同時兼顧個人追求,這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內心當中,艾倫威爾遜從來沒有指望過目前的大英帝國,還能重返巔峰教美蘇做人。只是希望英國還能保持自主權。

    打完二戰還能壓住美蘇兩國是根本做不到的,美國國力超過英帝國的總和早已經發生了,二十世紀初期,進入愛德華時代的美國就已經有超過整個大英帝國所有國家總和的工業產值,這個時間點遠遠早於一戰前。

    一戰前英帝國的國力已經度過了其巔峰。因為如果考慮第一次法國鐵甲艦危機之後,皇家海軍的實力遠遠超過了緊隨其後的兩大強國的總和,那個時代的皇家海軍根本不是什麼兩強標準,完全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海軍,一國海軍可以單挑所有國家,根本就不需要標準。

    兩強標準本身就是大英帝國,已經不得不通過制定海軍計劃才能壓制對手的產物。

    但海軍有特殊性,建造週期過長且需要投入巨大,就算是後發者追趕,領先者的存量艦隊也是很嚇人的。

    這種追趕的艱辛美國在追趕英國皇家海軍的時候體會到了,二十年後蘇聯紅海軍也會體會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同樣會體會到。

    可以但被追趕上,以英國和美國現在的國力對比,英國想要反超無疑是白日做夢。

    世界大戰之前的大英帝國並不是如日中天,世界大戰對英國的本身意義,就是殺掉競爭者的殊死搏鬥,只不過兩次都讓德國人承擔了。

    現在皇家海軍就迫切的需要更新戰艦,戰爭期間已經表明,航空母艦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不是戰列艦。皇家海軍的戰列艦需要退役,新戰艦需要建造,但目前的大英帝國根本沒有錢。

    這不是工黨和保守黨的問題,如果是保守黨執政,只能儘可能的讓舊戰艦多服役幾年,新戰艦還是沒法建造,皇家海軍在下一輪革新當中還是跟不上。

    最悲劇的是,短時間內英國連反制的手段都找不到,長久來看美國只可能因為種族問題出現滑落,可現在才一九四五年!英國根本抓不住這個機會。

    短時間內艾倫威爾遜只能想想怎麼保住自主權,關鍵還是錢的問題。所以他才這麼迫切的需要回到英屬印度,怎麼說也是一個四百萬平方公里,四億人口的殖民地,一定還是有潛力可挖的。

    如果可以選擇,艾倫威爾遜希望美蘇對抗的前線在亞洲,這樣可以讓歐洲這邊得到喘息的機會,而且好像,爆發戰爭的地方確實是在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