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鐵杉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劇變前夜

    幾十年來,從來沒有見過歐洲如此整齊劃一的吹捧,例外總是有的,比如英國內部的一些雜音,不過和媒體已經打過招呼的無上權威,把雜音控制在了一個不被普通人知道的範圍之內。

    “提醒美國人做什麼?那些大西洋派的議員,是不是已經離開美國不能解決問題了?”艾倫威爾遜回到家,對即將去珀斯過冬的女首富道。

    在大西洋派眼中,兩個超級大國關於核裁軍的談判,不能不牽動著這位以美英和英蘇“中間人”自居英國的敏感神經。

    通過在西歐部署美國的巡航導彈和潘興式導彈,西方終於迫使蘇聯坐到談判桌前來,同意撤除它在歐洲部署的中程導彈。

    由此看來,“中導協議”的即將簽署,表明了它是西方多年來不斷努力的可喜成果。但是,這個《協議》既是一個金蛋,又是一個燙手山芋。

    在撒切爾夫人的眼裡,如果此行不能使美蘇“中導協議”的裁減範圍僅限於陸基導彈。

    如果不使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導彈現代化,那就會使西歐與北約分離,讓西歐暴露在蘇聯和華約國家佔優勢的常規武器和化學武器面前而無能為敵,而北約國家的“靈活反應”戰略也就將成為一紙空文,特別是英國駐西德部隊就將失去核保護傘而難以存在。

    所以說,美蘇核軍備的談判直接關係到英國本身的安全利益,作為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是不能置之不理、等閒視之的。

    其實,在大西洋派眼中並不急於推動核裁軍向前發展,這些人認為核武器的相互毀滅論不僅遏阻了核大戰的爆發,而且是對常規戰爭最有效的威嚇手段,是二戰以來歐洲得以相安無事的重要因素。

    “明明蘇聯吃虧很大。”帕梅拉蒙巴頓從美蘇削減中程導彈的對比上,轉達著大眾結論,“難道不是這樣麼?”

    “蘇聯的中程導彈有一千八百顆,美國不到九百顆。在數字上當然是蘇聯吃了很大的虧。”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回答道,“不過蘇聯就在歐洲,美國隔了一個大西洋,常規軍力對比下,蘇聯是佔便宜的。當然了,中導條約的簽署,對英國也是有利的,英國也在歐洲。”

    所以中導條約的得失不能在數字上看,美國的地理位置好,所以導致了蘇聯雖然在中程導彈上佔據了數量優勢,卻實際上並非如此。

    要說這一中導條約的簽署,敢說我贏了的只有歐洲,並不是美國和蘇聯的任何一個,“而且這是美國和蘇聯的條約,又不包括英國和法國,所以我就無法理解,那些大西洋派到底反對什麼?”

    不過好在,這種聲音被壓下去了,現在英國就是要做出負責人的大國表率,監督部署在歐洲雙方的中程導彈按部就班的銷燬。最好是提前完成任務,聽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帕梅拉蒙巴頓才道,“看起來美國只是表面上贏了。”

    “里根的水平肯定是比地圖頭強的,不過麼?”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道,“強的不太明顯,這兩年美國的經濟有下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