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作者 作品

99,長城

    過去有個說法,東夷西戎,南蠻北胡,……當然了,還有其它一些的版本,大體就是有這麼種說法了,說的就是,中原漢王朝以外四周的部落了,其中對中原王朝威脅最大的,就屬北方的胡人了,

    當然了,不同的時代,對於“胡人”的稱呼也不同,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回鶻,韃靼,準葛爾……總之,就都是蒙古高原,大漠那一帶的遊牧民族了,不知道為什麼,在那個狄仁傑的電視劇裡面(注:就是“元芳你怎麼看”的那個,),把“突厥”叫做“突勒”了……

    歷史上,有多少中原王朝,是毀滅於北人南侵的,中原的農耕文明,雖然在生產力上更勝一籌,然而在打仗方面,卻總是不如北方的遊牧文明,……漢有白登之圍,唐有安史之亂,宋有澶淵之盟,靖康之恥,明有土木堡之變,雖然也有漢武帝,唐太宗那樣南方對北方強硬的時代,但是大體上,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還是吃虧的時候更多,

    至於說是什麼原因,……因為北人逐水草而居麼,善騎射圍獵,天生的彪悍,戰鬥民族,能征善戰,而南方漢人安土重遷,更專注於經營桑田,重文輕武,對打仗則是心不在焉,……而且北人大都是騎兵啊,號稱“鐵騎”,機動性很強,善打游擊,能打能跑,善於突壟剽掠,打閃電戰,漢人的主力則大多是步兵,速度跟不上,一有戰事,就被人遷著鼻子,到處去救火,很是被動的,

    所以漢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打陣地戰,堡壘戰,在邊境上修建連綿不斷的要塞堡壘群工事,以此來抵消北人騎兵的機動性優勢了,……也就是長城,

    長城麼,最早大約是在戰國時候就有了,燕,趙,秦等北方易受匈奴侵襲的的國家都修了類似的玩藝……,就是用長長的城牆連接起來的烽火臺,一個球連一個線的那種一串串的感覺,上面很寬闊的,可以行車走馬的,一有戰事,烽煙相連,有記載的,“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漢·賈宜《過秦論》)……可見長城既可做為防禦陣地,也可作為兵站的前線,既能當屯兵屯糧的要塞,也可作快速出兵的戰道,

    即使長城中間的某段被突破了,守軍也很容易收口,倒時候,突進來的胡騎反倒成了“甕中之鱉”,被截斷後路,逃不出去了……

    ……

    作為一種永久性的工事,長城保護了中原漢王朝的邊境,卻也限制了中原王朝向北面的擴張,……但凡是中原的大一統王朝,除了蒙元等少數由北人入主中原的朝代外,大都北方的邊界到長城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