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五百零三章倔強的小老頭


                 暮秋九月,蜀中變得非常熱鬧,收穫的季節總是如此,成都平原在悄無聲息中併入河西,並且迎來了大豐收!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天意,原本正常的自然現象卻被蜀中百姓認為是蜀中併入河西后所顯現出來的祥瑞之兆。

  於是民間便多了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巴山蜀水不淒涼,河西之製出甘涼,天子不察蜀中事,川陝百姓西北望!」

  葉安發誓這首童謠和自己毫無關係,並且溫中梁也是矢口否認這件事出自銳士臺的謀劃。

  結果顯而易見,這其實就是蜀中百姓藉助孩童之口表達了自己的選擇。

  歸附河西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而是他們急迫想要實現的事,因為只有讓河西快速的拿下蜀中,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

  官員,商賈,百姓,三方在這一時刻居然達成了一致,都希望蜀中歸於河西的統治之下,擺脫大宋的統治,壓榨和剝削。

  當然,有人趨附就會有人反對,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些人的利益得到滿足後,一部分人的利益就被破壞,比如那些擁護封建統治的傳統文人。

  在這些人眼中,河西不過是大宋的一部分,怎能倒反天罡奪取大宋的蜀中?

  但其實在他們的心底中並不在乎河西的地位,相反他們在乎的是河西的制度與他們所熟知的傳統封建制不同。

  一個連皇帝都沒有的河西根本算不上封建王朝,於他們才傳統儒學思想極為矛盾。

  儒學提倡的是尊王攘夷,提倡的是忠君,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而河西卻是完全不同。

  河西在蜀中部份學者眼中就是離經叛道的存在,首先河西是原理中原的蠻夷之地,其次沒有君王也算不得一個國家,再者到現在它還是大宋的一部分,蜀中歸於河西之制,就是叛逆之舉!

  蜀中出現最大的問題不是民心穩定與否,也不是來自大宋的壓力,而是文化思潮的碰撞。

  河西富裕百姓更多的權利,約束政府的強權,給予市場和經濟的幫助,發展民生,以民為主,實現百姓富裕即是河西富裕的終極目標。

  而這一系列的操作完全與封建社會的傳統思想背道而馳。

  溫中梁這幾日很緊張,焦躁兩個字都寫在了他的臉上,葉安就很無奈,甚至破壞了他觀看百姓勞作,享受豐收喜悅的心情。

  「你最近怎麼了?河西在不斷的改變蜀中舊制,也在不斷加強與蜀中的聯繫和控制,就連蜀中的官員也開始學習河西的官制了,你在焦躁個啥?!」葉安依舊站在城頭上眺望城外平原上的收穫,而溫中梁則是苦笑道:「非是屬下焦躁,而是最近蜀中出現很多反對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