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潔滴小龍 作品

第880章 平西王,以德報怨

    趙牧勾明白了意思,

    自己,

    要尋求留下,

    同時,要讓自己的父王,也來上京。

    而父王已經臥病在床幾年了,哪可能這般顛沛遷移?

    但,必須得來。

    瑞王府代表著太祖皇帝一脈,如今國家艱難,正應和了當年太祖皇帝兄弟創業時的艱辛,如今,更應該兩脈結合,給人以政治上的希望和憧憬。

    不過,自己的父王,來到上京後,經車馬疲敝,怕是撐不了多久的。

    重病的人,最怕的就是換環境和折騰,這是常識。

    趙牧勾很敬重自己的父王,他相信,自己一封信過去,父王必然會拖著病重之軀過來,也相信,自己的父王能理解其中深意。

    這不是“不孝”,這是宿命;

    而且,給出這個安排的,還是自己的親爺爺,自己父王的……親父。

    “老夫向官家提議了,杳城那邊,你去一趟,把太子帶回來。”

    趙牧勾神情一肅;

    燕人打進了上京城後,抓走了皇后等一眾王公權貴,還有很多皇子與宮女。

    七皇子,戰死於上京城,他想力挽狂瀾的,想要保衛上京城,然後在陳陽親自率領的靖南軍鐵騎衝陣下,碾為了肉泥。

    而太子,則早早地逃出了皇宮,逃出了上京,去往了上京南邊的一座原本屬於上京的衛城——杳城。

    百姓們認為官家戰死了,大乾天崩了,而當時的太子以及跟隨著太子一起逃去杳城的不少大臣,也認為是這樣。

    否則你無法解釋,為何在前方有官家御駕親征阻攔的前提下,燕人還能殺到上京城來。

    再加上那時風雨飄搖,人心渙散,配合上一句:國不可一日無君。

    太子,

    就在杳城,登基了。

    登基後的太子,發佈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為官家舉國喪;這是為了給自己登基造一個名正言順,他是太子,在官家駕崩後,他理所應當繼大乾皇帝位。

    第二道,以新君的名義,派人去上京城和燕軍接洽,要求燕軍不要傷害“朕”的百姓。

    第三道,傳令江南諸郡,勤王衛國。

    第一道是個廢話;

    第二道,比第一道更廢話;

    第三道,則有著極為清晰地政治意向,所謂傳令江南諸郡勤王保駕,言外之意就是,你們準備準備好,一旦勢頭不妙,我這個新官家大概就要“南巡”了。

    也就是說,新君已經做好了放棄至少目前來看已經“糜爛”了的北方,去江南,建造一個南方朝廷。

    一切就緒後,

    太子和他的新朝廷,就在惶惶不安和緊張期待中,慢慢地等待著;

    等到的,

    是官家率領禁軍歸來,收復上京城的消息。

    “………”太子。

    “………”從龍大臣。

    這個玩笑,

    開得有些大了。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太子脫口而出了一句話:父皇,怎麼會沒死?

    而官家,

    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見證了上京的現狀後,本就一口抑鬱之氣凝聚於胸,再得知太子竟然登基,自己不僅僅沒成為什麼太上皇而是直接跳步成了“先皇帝”後,

    官家整個人昏厥了過去。

    這已經不是什麼明君不明君所能承受得了的了,任何一個皇帝,面對這種局面,遭遇這一連串的打擊後,也無法再繼續做到什麼氣定神閒。

    韓亗拿起茶杯蓋子,

    在杯身上,

    從上到下,

    一點一點地碰撞下去,最後,將蓋子放在了桌子上。

    趙牧勾看著這一幕,心下明悟;

    韓亗這是在告訴他,此去杳城,危險不大,主要是為了給太子那邊的人,留一個臺階可以下。

    杳城那邊,只有一眾從上京城裡逃出的大臣和侍衛,再蒐羅了一點點的潰兵和流民。

    本就是做好燕人稍有照顧這邊的意思就立刻南下的準備,故而,那邊其實現如今勢力很是單薄;

    而官家這裡,有二十萬大軍在其手中,梁地的那支乾國精銳,估摸著也快歸國了,三邊,也忠誠於官家;

    大義還在官家這邊,畢竟,只要官家沒死,太子的這項舉動,就是貨真價實的篡位謀逆。

    如果太子此時身邊實力和官家對換一下,大家興許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你官家搞出了個都城被破的慘烈局面,引咎退位,也是情理之中,可問題是,太子勢單力孤,這還能怎麼折騰?

    就算太子面對這種局面,無法下臺,哪怕是解釋,也很難解釋得清爽,就算表面上父慈子孝解除了誤會為國家現狀而痛哭,

    那,

    之後呢?

    生在天家,誰又是個傻子?

    不過,這次去招撫,本就不是衝著太子去的,太子的生涯完了,但他身邊的人,還有機會,他們,是能解釋的,更何況那兒還有兩位相公在。

    趙牧勾的身份正合適,去了那邊後,給個臺階,太子的意願其實可以無視了,當其身邊的人準備就坡下驢時,這場“新君”鬧劇,必然就會結束。

    而趙牧勾,也能因此積攢起巨大的人望。

    在外人眼裡是極為兇險的一次出行,實則兇險很低,且蘊藏著回報極為豐厚的政治投機;

    再加上瑞王爺到上京後,一死;

    對太祖一脈的同情,

    對瑞王府公忠體國成就大義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