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潔滴小龍 作品

第863章 帝都陷落!(中)

    北地被燕人掃過後,北地但凡有這個條件的百姓,都開始向京城遷移;

    一個西南之亂,再加上楚國曾和乾國在東南位置發生的摩擦,哪裡戰事起,都會讓一大批的百姓,本能地去選擇趨利避害,投奔於天子腳下。

    其實,上京城在建造之初,必然是著重考慮到其防禦能力和軍事作用,但逐漸的,會變得和皇宮一樣,任何皇宮在修建時,也都會考慮其防禦性,畢竟這是拱衛天子的最後一道屏障,但往往在事情到來時,又會顯得很是雞肋與蒼白。

    故而,一般而言,都城這種存在,在面對敵軍來襲時,往往會提前聚集兵馬或者號召各地勤王之師來拱衛,守軍也絕非只是按照傳統意義上就站在城牆上防禦就行了,很多地方,需要足夠的士卒去填去正面廝殺,否則這些漏洞根本就無法補住。

    如果乾國的禁軍還在上京城,哪怕不是全部,而是隻有個三萬正軍,守住第一波,再發動百姓,這城,倒也能夠扛下來,至少,所謂的攻城,就真的得演變成攻城的模式了。

    可偏偏,雖說留下的禁軍其實也不少,但真正的骨幹和精銳伴隨著官家已經去往了北方的戰場,簡而言之,上京城內的禁軍整個體系,其實已經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於這座都城內,壓根就不存在任何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能夠掌握住這個都城的“實際運轉”。

    同時,

    還得考慮到官家御駕親征之前,特意做出的某種安排。

    比如帶誰一起出徵,比如出征前貶謫誰外放誰亦或者乾脆將誰下詔獄;

    若是自己前面戰事出了問題,打敗了,後方,該如何確保會安安順順地等待自己回來,不會出什麼亂子。

    總不可能自己在前頭打仗,後頭的太子亦或者是誰,來個政變,直接給自己尊奉為“太上皇”,那樂子,可就大了。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平西王爺那樣,自己帶兵出征,老家極為乾脆地全丟給瞎子,這種信任,別人是理解不了也學不來的。

    且就算是官家本人真能做到這般“魄力”,朝堂上的其他勢力,也不會允許在官家離京之後,給別人以機會借用太子監國的名義來搞事情。

    這就是人為製造出的“虛弱”和“散沙”狀態了。

    一座都城,被抽離了主力後,還被特意地打亂了制度,忽然間面對著一群凶神惡煞的燕軍,一下子,就亂了起來。

    烽火點起,

    鐘聲敲響,

    不是沒有忠誠於這個國家的官員和武將,在此時主動地奔赴城牆一線,也不是沒有江湖豪俠,在此刻逆著倉皇逃竄的百姓人潮想要去幫忙殺敵;

    這些那些,都有,偌大的上京城,這般多的人口,自是不會少這些危急時刻的可歌可泣;

    可問題在於,大勢之下,個人成點成線的努力,依舊無法改變此時的驚濤一拍。

    正陽門的城門,早早地就落下了,可偏偏,正陽門的兩個側門,沒能閉合成功,且兩個側滿之外,還有可以迂迴進入城內的道路。

    人們生活在這裡,就如同是一群螞蟻在不停地上下打竄,甚至可以將都城,比作一個四通八達的螞蟻窩。

    正陽門守將親自率領一支禁軍和燕軍廝殺,妄圖將這一片給暫時扛下來,等待京內的援軍到達,可惜,他失敗了。

    他帶著自己的一眾親衛,戰死在了這裡,但他手底下的更多的士卒,則沒有守將視死如歸的決心,很快就崩散了回去。

    沒有半日,最多,也就一個多時辰,燕人就打開了正陽門的防線,衝殺了進去。

    而還在其他方向尋找切入口的燕軍在得知這一消息,果斷地不再和麵前的乾軍進行糾纏,脫離戰場之後,直接走現成的缺口進來。

    京城外圍駐紮的禁軍主力,被調派跟著官家向北了,所以,這座都城,直接面對著燕軍的第一波攻勢。

    上京城內,有能力組織防禦的官員,職位不夠高,沒調度的資格,有資格去調度的,壓根不懂得該如何去做。

    這不是諷刺,而是冰冷的現實,過於複雜繁複的官制,使得乾人在這危急時刻,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全局指揮起來。

    相較而言,在同一種情況下,一直被乾人認為“粗野”的燕人,反而更能適應。

    燕人的城池,甭管哪座,哪怕是在京城,也能很清晰地給你最高一批的官員分出個三六九等,亦或者可以稱之為類似於“山大王”一般的大哥二哥三哥,這一點上,平西王爺的經歷其實最有發言權。

    危急時刻,大哥上,大哥沒了,二哥頂上。

    簡單粗糙的制度,在特定時候,比所謂的細膩豐富,更有高效性。

    故而,

    燕人真的順著正陽門不斷地湧了進來,而乾人,其他地方的守軍,壓根就沒思慮到向這裡來調集彌補這個可怕的漏洞。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燕軍湧入,且當進城的燕軍開始向四周輻射出去後,整座上京城的城防,可以說,正在快速地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而這時,

    乾國皇宮內,更是一片亂象。

    監國太子起初被自己身邊的公公們帶著想要向後宮方向跑,因為他們聽說燕人是從西邊打來的,那麼東南角,應該是相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