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潔滴小龍 作品

第692章 十日!

    即使是列祖列宗,都甭想在我面前論資排輩。

    這是燕皇的心聲,也是他這輩子的真實寫照。

    明知道自己僅剩下十天的壽命,卻依舊秉持著一個帝王的信念,或者,他從未想要去標榜什麼,也沒想過去追隨誰的腳步;

    確切地說,他不是在做皇帝,而是,他就是皇帝。

    他已經給了保證,

    他會在這十天裡,在自己駕崩前,給大燕的未來,一個交代。

    你們去打仗吧,

    解決掉大燕未來最大的威脅,

    家裡,

    我來料理,

    朕,

    來料理。

    李梁亭抽出一張凳子,在旁邊坐了下來。

    田無鏡身子微微靠在身後的柱子上,自始至終,他都是以一種極為平靜的姿態看著這一切。

    燕皇和李梁亭是一起長大的關係,

    而田無鏡和他們,只是道的相同。

    硬要去說彼此多親暱,顯然是談不上的。

    所以,哪怕是到了這個時候,他依舊懶得去浪費自己的情緒,於這世上,能夠讓此時的田無鏡內心有波動的人和事,已經屈指可數。

    可惜鄭侯爺早早和大皇子一起被支走了,否則,若是鄭侯爺人還在這裡,看著這一幕,一定會有一種想將這一切給畫下來的衝動,亦或者叫上輩子的職業本能。

    不是很寬敞的內廳裡,

    一個男子,坐在浴桶裡,依舊揮斥方遒,暢想著一個國度一個族群的未來;

    在其身邊,

    已顯老態的一個男子坐在一旁,眼裡帶著笑,笑裡藏著淚;

    對面,

    一個面容冷峻的男子,就站在那兒,表情平靜。

    這畫面,真畫出來,肯定很符合某種審美意趣。

    拋開身份,進行聯想,解讀,就太多太多;

    加上身份,那味道,就更為醇厚。

    畢竟,對於真正的行家而言,品畫如品酒。

    其實,

    自始至終,

    除了對燕皇的皇子們,他們進行過交流,其他人的下一代,並未一句提及。

    過去,已經埋葬了;

    一些細枝末節,自然也就沒有再提起來的必要。

    李梁亭曾對鄭凡說過,他們仨,誰都在煎熬。

    煎熬其實並非最痛苦的,而是你無法允許自己去選擇結束,你得等,一直等,等……

    然後,

    場面上,

    就沉默了。

    這必然是三人的最後一次聚集,

    下一次,

    可能就是兩個人?

    可能就是一個人?

    甚至,

    一個人都沒有了。

    有人,大概會馬革裹屍;

    有人,則會住進太廟;

    但偏偏,這最後的離別,卻沒什麼離別的氛圍。

    家長裡短,能嘮麼?

    不過,

    對於三人而言,這種沉默,似乎也是最好的。

    其他人,甚至連陪著他們一起沉默的資格,都沒有。

    終於,

    時候差不多了。

    他們就任憑這段最後的珍貴時間,白白地流逝掉了。

    沒去談大燕的以後,具體該怎麼辦。

    沒去商量,軍中,朝堂,地方,對楚,對乾,對一些人的處置和安排。

    沒有,什麼都沒有。

    田無鏡直起了身子,

    他最後看了一眼這個昔日曾潛入自家府邸偷看自家阿姊的男人。

    然後,

    轉身,

    走出了御書房。

    李梁亭也站起身,

    想說些什麼,卻終究什麼也說不出來。

    最後,

    只能用手掌,再拍了拍浴桶壁,同時,將架子上的另一條幹毛巾扯出,放在自己先前坐著的凳子上。

    無言,

    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完了這一輩應該做的事,於後人而言,他們只能說做得太多太多了,不可能嫌少;

    所以,

    剩下來的那些零零碎碎,

    就交給下一輩們去料理吧。

    要是連那些都料理不下來,

    呵,

    這大燕,

    沒了也就沒了吧。

    人活一輩子,管住自己這一世就足矣,千秋萬代立規矩,想得太美。

    大燕的靖南王和鎮北王,就這樣離開了。

    李梁亭走出去時,看見田無鏡在前面等著他。

    鎮北王揮了揮手,

    笑道:

    “我侯府幾代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心情好,心情不好,或者,你也不知道自己心情是好還是不好時,

    那就去砍蠻子吧,

    砍了蠻子後,

    必然會更好。”

    ……

    宮廷大宴上,大燕皇帝陛下忽然吐血。

    對於大燕的官員而言,彷彿給喧鬧歡慶的今日,加上了一筆濃重的陰霾;

    一位真正的至尊皇帝,其實臣子們,是不喜歡的。

    雖然大燕不是乾國,但大燕的官員們,其實真的很羨慕乾國的同行們,大乾,當真是一個令士大夫令官員所向往的美好國度。

    但大燕的臣子們,也早就已經習慣了龍椅上的那位主宰,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給百姓的安全感,同時,也給百官們帶來了一種穩定。

    人,就是這樣子的一種複雜存在,很多大臣選擇支持太子,是因為太子仁厚,相較而言,六皇子在行事和手段上,真的太像曾經的陛下了。

    但他們還是不願意這位陛下就這般離開的,只能說,這是被天子用皮鞭鞭撻出的依戀之情吧。

    而對於那些外國使臣,以及潛伏在這座都城的各家暗樁而言,則無疑是一條天大的喜訊。

    他,

    終於不行了,

    感慨一句天下苦燕久矣,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