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強勢群體 作品

第六十八章

    因為遊牧生活的困苦,這些生在草原,長在草原,也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內心極度渴望向外擴張,蟄伏三年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有了鐵木爾的牽頭,草原上大大小小三十幾個部落的人們全部集結在一起,整裝待發,想要像他們的先輩們一樣,從南人的朝廷手中再咬下一大塊肥肉,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話,將南朝整個吞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戰爭,一觸即發。

    雖然趙澤親自向他胞兄——太子殿下做了保證,他們已然有了萬全的準備。但身為大梁朝的太子,一國的儲君,面對這樣緊張的局面,心中還是忐忑難安。更何況就算老三在武器、人員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打仗,便是打的後勤保障。

    大梁朝堂上烏煙瘴氣,即便那幾個小的已然被父皇摁住了,再不能翻身瞎蹦噠,但幾名年長的兄弟們卻也一直虎視眈眈。

    這一次他們沒有出頭,卻攛掇了那幾個小兄弟們入場,若非這幾人的旁敲側擊,那幾個小的哪裡來的勇氣與他這長兄為敵?

    因為太子殿下自身在朝堂上立下的軍令狀,此次坐鎮後勤的是靖國公——他們的外祖父。但靖國公之下的副職則是個面上忠心於父皇,暗地裡卻是二皇弟的人;其下十幾名糧草轉任使,大多也都是那些兄弟們安插的人手。

    可以說本次戰役若不能速戰速決,在一個月內結束戰事,那麼無論輸贏,老三與他,都將萬劫不復。

    正當太子守在京城,遙望邊境,焦急等待之時,前方緊急軍報接連飛馬送入京城:雁門關大捷!佳定關大捷!馬尾坡大捷!

    一日之內,三封捷報!

    信使從城門口便開始高呼捷報,滿京城人都知道了大梁朝邊境大捷之事。有見識的人家早已殺豬宰羊,慶賀本朝二十年來首度大捷。

    雁門關距京城遠隔千里,信使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最快也要十天左右。所以這三封捷報已經是十天前的事情了。那麼現在我軍的情況又如何呢?

    若是咱們的雍王殿下在此,他會告訴你:我軍已然開始反攻,進入燕雲境內。

    這一次大梁朝必然要重新奪回燕雲十六州,將金人趕出去,恢復我華夏舊貌。

    與滿京城老百姓們單純的歡欣鼓舞不同,朝堂上卻是怪聲四起。

    “一日之內,連下三關!殺敵十餘萬!這怕不是在做夢吧?十餘萬人便是站在那任由你殺,也不可能一天之內全給殺光了吧?雍王殿下是不是太過擔心太子殿下,才會說些胡話哄騙我等?”

    “就是,那些北金人驍勇善戰,我軍與他們作戰,每次傷亡都超過敵方三倍,這才勉強可以言勝。雍王殿下莫非是習得了什麼仙法,可以指點殺人?”

    “這種事可開不得玩笑!”

    那人呵斥一聲,轉而又道:“是不是雍王殿下年輕氣盛,怕自己遲遲未能獲得勝利叫人恥笑,故意在軍報上弄虛作假?”

    “不可能!雍王殿下又不是十幾歲的毛孩子,他跟隨靖國公戌邊十來年了,怎麼會犯這種不可饒恕的錯誤?怕不是底下人擔心雍王殿下顏面受損,故意瞞著他做下的事吧?”

    “不錯,若說是殺敵十餘人,那還有點真實性,十餘萬?簡直是白日做夢,不會是寫軍報的人筆誤吧?”

    “筆誤?稍有常識的人便知道不可能!重要的捷報有多人互相監督檢查,這是一條線的人都有問題了嗎?”

    “這樣重要的軍報上居然有錯漏,太不把我大梁軍紀放在心上了!臣提議,對此事必要詳查,對於這種馬虎了事,尸位素餐之輩必要開革到底!”

    “臣附議!”

    “臣等附議!”

    ……

    一時間朝堂上皆是聲討雍王的聲音,只有御座上的英宗陛下與各部的主官們保持了靜默,還不到他們發話的時候。

    太子站在御階上,面上是穩如泰山,不慌不忙的模樣,對面前這如熱鬧的菜市場一般的金鑾殿視若無睹。

    他內心其實也在打鼓,擔心弟弟為了一鳴驚人,做了些錯事。

    北金國此次南下,說是擁兵四十萬人,事實上真正能戰的也不過二十來萬,其餘都是老弱婦孺,隨軍打劫來的,真正上陣殺敵用不上他們。

    若真能一天之內去除十來萬金國士兵,那豈不是一戰就斬殺了金人將近一半人馬?

    咱們的太子殿下也無法相信這種天方夜譚。

    但他身為一國儲君,又是雍王殿下的背後靠山,他絕不能在此時拖老三的後腿。

    等朝堂中的爭執稍微告一段落,鼎沸的人聲也稍有平息後,他才閒庭信步般從御階上來回踱步,不緩不徐的對眾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