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 作品

一千四百一十三 朝貢的大理

    大理國使者代表叫做高貞明,據說是大理國內權臣世家的子弟,在大理國內很有些身份地位。

    而高氏家族目前可以說是東漢末年的曹氏家族、曹魏末年的司馬家族,在國內掌握實權,而段氏皇帝更像是吉祥物。

    所以來大明“朝貢”的人是高氏家族子弟倒也顯得十分正常,蘇詠霖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或者說,他們到現在才派人過來,卻顯得有些遲鈍了,他們要派人過來,應該要在明國消滅蜀宋政權之後就派人過來。

    不過既然來了,那就說明他們沒有單純的把大明當作敵人,還想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或者說是意識到了大明強大的軍事實力之後失去了和大明武裝對抗的想法。

    蘇詠霖覺得他們之所以這個時候派人過來,很有可能就是得知了他在南越打了一場大勝仗並且把南越國變成安南特別行政區的事情。

    大理國敢於在中原王朝面前擺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並非沒有依仗。

    他們雖然是效果,但是在他們的前身南詔國時期,曾兩次挫敗強大的唐軍,唐軍在這裡吃了兩次敗仗,損失慘重,很是丟面子。

    但是南詔終究是小國,國力不濟,不可能和大國長久對抗,所以一般也是以戰求和,這種態度延續到了大理國時期。

    趙匡胤南征時,吸取了唐軍兩次全軍覆沒的教訓,以大渡河為界,放棄攻取大理,使得大理國得以保存,之後南北宋對於大理國始終是交流中帶著警惕的態度,對他們始終不冷不熱,雙方交流十分有限。

    這也導致終大理一世,始終以佛學作為官方學說,而非儒學,中華文化並未在大理國生根發芽。

    所以當蒙元統治雲南地區並且在當地建造孔廟的時候,大理人都稱孔子為“漢佛”,對其相當陌生、不瞭解。

    相對於南北宋帶著警惕的交流,大理國對宋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友好交流的態度,多次遣使朝貢,並且請求冊封,獲得了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的封號,也算是南宋的一個藩屬國。

    南宋被大明消滅之後,眼下的大理國也失去了法理上的上國,繼續和大明建立宗藩關係是最好的選擇。

    蘇詠霖不知道大理國是否也持有和南越李氏王朝一樣的對待大明的警惕態度,但是他更清楚的是,這些小國其實沒得選,不管大明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不管大明到底有多在乎革命,他們都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