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 作品

一千二百九十四 明國沒有錢荒

    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糧食問題,經驗豐富的左明提前請求從河南行省等地調運一些存儲糧食用水運的方式送到四川行省來。

    來的時候要大張旗鼓,敲鑼打鼓,大做宣傳,要讓沿途所有人都看到,都知道,都瞭解,大明官府從外地調運來了多麼巨大數量的糧食。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加糧食儲蓄,還能增加川蜀之地剛剛歸附明國的百姓的信任度,提高他們對明政府的觀感。

    到底從未接受過明國的統治,他相信這些百姓多少都是對明政府懷有一定的戒備心理的。

    這種戒備心理需要仁政來打消,而最好的仁政就是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保證不會有人餓死。

    封建農業時代就是這點好,只要農業生產恢復,商業經濟活動遲早也能恢復,到底還是規模小,牽扯小,國民經濟的重頭戲還是農業。

    所以只要全力發展農業恢復生產,勸農勸耕,人們不會餓死,那麼川蜀地區恢復安穩只是時間問題,一切終將回到既定軌道上。

    至於商業經濟問題,主政河南五年之久的左明對此也有很多想法。

    河南人所信賴的從來都不是宋國使用的交子和會子,而是銅錢,還有明國朝廷因為經費不足而向百姓借貸發行的白條。

    白條在河南地區幾乎已經成為了紙幣的代名詞,已經不單單是政府債務的象徵了。

    左明很清楚隨著黃河工程的即將完工,江南國的壽命也將告終,那麼交子也好會子也好,都將成為歷史。

    明國朝廷對交子和會子的態度是非常不喜歡的,在明國的主要社會經濟活動中,政府從來不接受除了銅錢之外的任何貨幣,包括交子和會子,明國官府從來不接受。

    所以民間就算有使用交子和會子的,也是存在於和江南國的交易之中。

    就左明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中都朝廷正在打算在滅掉江南國之後全力整頓全國的經濟,並且逐步使得白條退出流通領域,轉而換成以銅錢作為準備金的大明寶鈔。

    蘇詠霖在洪武八年年初連續召開多次國家經濟會議,商討國家基本統一之後的經濟問題,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貨幣問題。

    會議的結果就是在大航海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前,在國家可以穩定獲得大量黃金白銀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替代現行貨幣體制的臨時性質的貨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