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 作品

七百二十九 蘇詠霖並不關注商業

    這一突發狀況使得蘇詠霖高度重視起來。

    “我沒有料到的是趙構逃跑的那麼幹脆,反而給了趙昚提拔主戰官員以絕佳的契機,如此一來,趙構就算回到了臨安,也不可能對趙昚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今後這個南宋朝廷,必然是一個不安分的朝廷,他們不可能滿意現在的狀況,必然會想方設法予以更改,而且就我對張浚此人過往的瞭解,長則三年,短則兩年,他一定會起兵戈。”

    辛棄疾出發之前,議事大殿內,蘇詠霖和群臣一起商議起了南宋的全新一屆政府。

    往後數年間對於明帝國來說主流都是建設,是黃河改道工程,是各地上馬的水利工程,明帝國正在全力建設恢復之中,戰爭不是主流。

    而南宋政府一旦轉變了性質,一定會想方設法改變現狀,尋求戰爭。

    對於這樣的情況,武臣一方多不在意。

    尤其剛剛打了勝仗,連辛棄疾都對南宋甚為鄙視。

    “南宋軍力孱弱,主動出擊也好,被動防守也好,皆不如我,若是敢於起兵戈,無非是為大明增加歲幣罷了。”

    連文臣一方也有很多人是這樣認為的,覺得南宋被大明多方壓榨,就算想要恢復經濟也非常困難,更別說是軍事了,五年之內都不能重建他們損失的軍隊,更何況是主動進攻?

    但是蘇詠霖不這樣看。

    “之前說的五年之內不能重建,是在南宋內部鬥爭不斷的情況下判斷的,而現在,南宋朝廷全是主戰一方的官員,加上皇帝趙昚一雪前恥的目標非常明確。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出得起錢,短時間內恢復軍隊不是難事,而至於他們能否出得起錢這個問題,光憑他們自己肯定不行,但是別忘了,南宋海上貿易極為發達,海商收入極為豐厚!”

    蘇詠霖第一次在朝廷會議上提出了海上貿易這件事情。

    群臣於是不得不把這個變量加入到雙方整體的博弈局面當中。

    而在此之前,明朝廷幾乎沒有提到過國家層面的商業問題。

    毫無疑問,南宋方面在傳統的商業領域是很佔優勢的,在海上貿易方面更是佔盡優勢,與東亞東南亞南亞乃至於中東非洲地區的國家都有貿易往來,每年通過海上貿易都能給他們帶來巨量的財政收入。

    儘管這份收入並沒有被他們用來改善國計民生,但是這份收入是客觀存在的,也是蘇詠霖非常眼饞的。

    大明國剛剛立國,承接的還是金國的爛盤子,又是打仗又是恢復建設,到處都是大工程和農業生產問題,在這一階段,農業生產和恢復工程建設才是最重要的,商業必須靠邊站。

    再者說了商業發達的前提是充沛的物質生產,沒有充沛的物質條件,拿什麼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