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作品

第121章 黎區

    戰後,鄭錦新立了幾位較為順眼的熟黎繼任陳虎申做那裡的峒主。

    所謂的黎峒,大體以自然地形為界限進行劃分的,一般由幾個村子組成。

    峒主都得到過官府的認可,世襲職務,發有印信、銅牌的憑證。

    峒主、土舍之類的黎人土官,一是彈壓黎民,維持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

    二是每年按時完成官府派下來的各種攤派,這裡有官面上的賦稅,也有官吏私人的“吉錢”。

    當然少不了他們自己的收入――土官無論大小,官府都不給俸祿,得靠自己去徵收。

    換而言之,只要你每年把該繳的各種官面上私面上的“份子錢”按時繳納了,土官在自己的領地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基本就是一土皇帝。

    經過多年的兼併戰爭,不少峒主從中脫穎而出,控制了數千上萬人口,陳虎申其中的佼佼者。

    鄭錦這時便將陳家黎峒一分位三,進行了弱化,以便更好的控制。

    此外,鄭錦還邀請附近的各家峒主前來商談互通貿易之事,這就是施以恩惠的時刻了,

    黎民不會鑄鐵,農具鐵器必須對外購買,有時候給子孫留一把好的鉤刀,就是最大的遺產了。

    農具鐵器還好說,一般買了便能用許久,而食鹽就沒辦法了,須得時常向漢人小販購買,價格極為昂貴。

    所以在黎區,流通的貨幣就是食鹽,銅幣在百姓間根本不管用!

    等各家峒主到了後,鄭錦提議在這陳家黎寨附近開設互利的榷場,官府定期組織商隊前來販賣、購買商品,食鹽的價格是現在商販價格的三分之一。

    一眾峒主聽了這個誘人之極的食鹽價格後,都大為驚喜,以致鄭錦修繕道路的提議都答應了下來。

    黎區能提供的有用東西,還是相當不少的,木材、棉布、獸皮、松脂、紅白藤和豬牛等物,都有不低的價值。

    這次行軍,鄭錦就帶了不少食鹽過來,

    他當即讓人用八十公斤的食鹽,換到了七十多張的牛皮、鹿皮、野豬皮,四十匹瓊布和一頭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