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作品

第46章 《物理小識》

    北港、神木鎮、永寧堡、田溪鎮……這些天裡,鄭錦都在這四個地方來回跑,親自敦促春耕大事。

    在中國北方的一些地區,可能要到三月末才開始春耕,

    而在臺灣這地方,一月末就可以下地勞作了,到二月中旬已基本完全春耕,只需三個月後,也就是到了六月初,便能收割第一季水稻,接著九月收割第二季,

    至於第三季水稻,種倒是能種,只是由於光照有所減弱,收成普遍要比前兩季的少很多,

    農民一般會在那時選擇只種植一些花生和別的作物,其餘的田則放在那養肥田力,又或者乾脆丟下全部農田,乘這空擋去務工賺點錢補貼家用……

    二月中旬,終於忙完了春耕事宜的鄭錦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又曬黑了不少,

    而且大了一歲的他與剛穿越的時候相比,也長高了些,別看只有十三歲,都有一米六了,

    鄭錦一日吃三餐,每天還堅持到軍營鍛鍊,爭取在最後幾年的發育期內把身高長到一米八的個頭。

    春耕完後,鄭錦總算是稍微的清閒了一些,有了更多的時間泡在學堂裡,

    學堂的氛圍十分輕鬆,大家在這裡基本只討論與學識有關的,是鄭錦最喜歡待的地方。

    此時學堂的露天課堂上,依舊是鄭錦在滔滔不絕的講授知識,

    不過這一次用的教材,卻不是《天工開物》,而是《物理小識》,

    《物理小識》乍一看像是現代的書籍,鄭錦當初在郭槐那裡第一次見到時,也被嚇了一跳,

    但事實證明是鄭錦自己孤陋寡聞了,《物理小識》其實與《天工開物》一樣,也是明代的書,作者名叫方以智,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之一。

    方以智1611年出身於南直隸桐城的鐘鳴鼎食之家,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年輕時過著“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閒雅甚都”的生活,

    但到了中年後,李自成攻陷北京,國破家亡,方以智從北京逃返南京,又從南京到浙江、福建,最後輾轉到了兩廣,顛沛流離,思想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