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作品

第34章 落魄的歐洲貴族

    紅夷大炮原型是歐洲16世紀晚期發明的一種長身管、紡錘型結構的前膛加農火炮。

    這種火炮在明後期傳入中國後,很快被仿製,所有類似結構的火炮便都被統稱為紅夷大炮,又稱“紅衣大炮”或“神威無敵大將軍”。

    紅夷大炮與以前大明本土擁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優點:

    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更不易炸膛。

    而且紅夷大炮的炮身重心處兩側設有圓柱形的炮耳,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同時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準度很高。

    這種火炮歐洲人一般都是用來裝載到船艦上的,很多炮身能有3米長,最重的將近一噸。

    但傳入大明後,紅夷大炮卻基本都是用於城池防守,在寧遠之戰、寧錦之戰的兩次大捷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而韃清也早仿製出了這種大炮,入關前就有六十多門,在潼關之戰中,李自成的大順軍列陣迎敵,便遭到紅夷大炮迎頭重創。

    之後清軍下江南攻揚州等城時,也喜歡先以紅夷大炮轟城,總是無往而不利……

    秦守禮見周興問他認不認識會造紅夷大炮的人,感到有些疑惑:

    “這種大炮大明那邊會造的人應該不少吧?我記得澳門就有個卜加勞鑄炮廠,被洋人譽為是整個遠東地區最好的炮廠。”

    周興道:“懂得人是不少,但願意去大員的卻沒幾個……”

    會造紅夷大炮的人,一般走到哪都會得到重視,不愁吃穿,所以無論鄭錦願意出多少工錢,都沒人肯去臺灣這種“瘴癘之地”。

    “哦?延平王世子竟去了大員移民開墾?端的是好魄力!”

    秦守禮暗讚了一聲,沉吟片刻後起身道:

    “我確實是認識個會造火炮的人,最近正好有意去大明闖蕩,現在我就帶周兄去見他!”

    周興大喜,忙跟在秦守禮後面,滿腦子的疑惑:

    “那人姓甚名誰,哪國人士,為何懂得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