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虎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靜打破

    “昔日三苗氏所在的地理位置何等險要,左擁洞庭湖,右抱彭蠡澤,有兩湖環繞,卻因為三苗不修德義,不是被禹給滅了嗎?夏桀的國都所在之地更險要,左有黃河、濟水環繞,右有泰山、華山拱衛,南有伊闕天險,北有羊腸坂雄關,今日夏桀又何在?殷紂王也同樣如此,由此觀之,一國江山之穩固,在德不在險,德盛則國盛,德衰則國衰,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其所為者,聚德明德矣,還請大王明鑑!”



    夏平安說完這句話,船上鴉雀無聲,魏武侯臉上的表情卻是大為觸動,“以吳卿所言,國之德又為何物?”



    “國之德,在於人心,在於禮義廉恥四字,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無廉恥,其有不亡者乎?”



    夏平安說到這裡,心中還有些感慨,未來華夏民族的一切災難,說到底,都是價值觀和禮義廉恥崩潰帶來災難,而價值觀和禮義廉恥的崩潰,又基本從統治階層和士大夫開始。



    後面的那話,其實不是吳起說的,也不是自己發明的,禮義廉恥最早是管子所說的,管子將其列為國之四維,也就是國家價值觀的四個維度與考量標準,後由五代馮道將其與國家的興衰關係闡述清楚。



    “吳卿所言,大善,可為萬世治國之言!”魏武侯大為賞讚。



    那些在船上的大臣們看了看,有個大臣看到夏平安在這裡出風頭,嘴角撇了撇,有些不忿的來了一句,“吳大人說得倒挺好,只是不知道吳大人當初棄母殺妻以求功名前程的時候,吳大人的禮義廉恥又在何處?”



    魏武侯看到有人揭吳起當年的瘡疤,微微有些不悅的看向說話的那個大臣,“吳卿大才,衛魯兩國有吳卿這樣的大才不知珍惜,讓明珠蒙塵,此就是這兩國的衰敗之由!”



    看到魏武侯都為吳起說話,給了吳起臺階,那個大臣連忙彎腰後退,不敢再說。



    看著河邊的江山景色,夏平安心中也在感嘆,吳起是有大才,也是狠人,不過吳起的企圖心和功名之心太盛,棄母殺妻,亢龍有悔,一生輾轉各國,最後逃離魏國在楚國也未得善終,楚悼王一死,吳起也就迎來了他人生的終點。